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班村奶奶的压岁钱

(0)

相关推荐

  • 婆婆和媳妇的十年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01 邻居王姨的两个儿媳妇都是多子女家庭出身,但两个儿媳妇的娘家却大不相同. 大儿媳妇的娘家对女儿大放手,女儿女婿旅行结婚,娘家爸妈不管,女儿女婿连生两个孩子,娘家爸妈 ...

  • 【金小说】赵伍正丨接 班

    作者简介 赵伍正,1993年10月生,山西长治人,长治市作协会员.作品刊发在<长治日报><潞安矿报>等报纸.现就职于山西潞安高河能源.希望用文字点亮今生. 接  班 作者:赵伍 ...

  • 成长记忆

    我不想刻意写些什么,只是觉得有必要记录真实的人生.自己走在时光小路上,被几块鹅卵石磕疼了,我顺手捡起几枚,藏在心间,今日突然发觉,它们已经被我焐热了,在记忆的溪流里越发圆润,我回首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 ...

  • 【河南】赵钱赫《过春节》

    过春节 洛阳书院四年级 赵钱赫 放假了,我期待已久的春节终于到了.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每到春节来临,各家各户都张灯结彩,忙着准备年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们的脸上都洋溢 ...

  • 【总第439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过年下》

    [郭进拴原创]过年下 在我们豫西鳌头一带的乡下,过春节不叫过春节,叫"过年下".春节这词太洋气了,庄稼人不喜欢,不喜欢的词还有很多,比如对一件事表示喜欢,俺鳌头人会说"中 ...

  • 【广东】袁梓萌《压岁钱》

    压岁钱 佛山 袁梓萌 吃完年夜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到了. 奶奶终于停止了各种张罗,从房间里拿了红包出来了.我们争先恐后地围了上去,都恨不得马上把红包拿在手里,打开看看今天能领到多少压岁钱. 奶奶说: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 外婆的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任晋渝 以往,一到黑,家家户户开电视,黑白的,带雪花的,有年头了.一开,就"丝啦.丝啦"响,总得敲打几下,才歇心.要么,就摆天线,摆急了,一用劲,断了.能看时,就听朱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1993年的录音带

    1993年的录音带 任晋渝 那时,街上还流行录音机,我跟小牛说,给我录盘你的歌吧,不管什么.她很喜欢唱的.像<兰花草><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都唱,声音像极了孟庭苇.她有个小随身听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 任晋渝 小学二年级照相,拐着个腿,歪着个脸,戴着个军帽,斜不压正的,一笑,嘴却歪了.班村奶奶说,一看就是个害货.后来,全村人见了都说.可我戴上眼镜后,就不翻墙头了,也不上树了.成天窝家里,看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窗外

    窗外 任晋渝 那时,市面上开始流行金庸.琼瑶.同学们中年龄大些的开始相互传播,他们不一定买,县城里许多地方有租书的,像永康楼.党校院. 我知道永康楼上有书房,是因为母亲的门市就在楼下.她和书房的老板认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奔跑吧,蚂蚁

    奔跑吧,蚂蚁 任晋渝 这地方白天热的贼死.往砖头上倒一杯水,滋一声,就渗进去了,肉眼可见.若是敲颗蛋,能吃煎鸡蛋.除了傻蛋,没个肯让自己在太阳底下完蛋.一个个都想尽法儿躲阴凉.过去是摇扇,后来是吹电扇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看寺去

    看寺去 任晋渝 我去过一个乡间的寺,和一男一女两个行政干部.男人是县里的文员,女的是临时工.我们是老乡,所以有许多话可以聊. 那好像是个秋天,时间太久了.那时,女人还很年轻,应该二十八九,还是三十的样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站栏柜

    站栏柜 任晋渝 早年时,崞县城里头净是门市.百货的.糖酒的.土产的.粮食局.供销社.县城人给了个些门市起个统一叫法,"栏柜上",管栏柜上的售货员,叫"站栏柜的" ...

  •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霸王鞭

    霸王鞭 任晋渝 要耍红火了. 走体育路上,隔着墙就能听见,各吹各的法螺,各弹各的调.有时还能见脸上上了彩的人在店里逛.摸摸这儿,揣揣那,嘴里说的头头是道,尽显能耐.那会儿还不兴讲价. 从十字街进体育路 ...

  • 崞县风情录|夏风:照相

    照相 夏风 高中毕业那年,女友找到我,悄悄告诉我,一块儿去照张相片吧.我点点头但没有答话.女友见状说,不用担心,不在校园照,去街心公园照.其实我明白,校园里照相根本不可能.那时,我们的班主任兼职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