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伊水注》所涉三涂山、陆浑山、禅渚等考略

(0)

相关推荐

  • 洛阳市尚姓村落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乡尚家沟村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白沙镇省庄村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黄岭村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涧口乡寺上村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西山底乡虎沟村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西山底乡郭庄村 河 ...

  • 卷七(2/3)

    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扌采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坏隤无 ...

  • 洛阳各区县2020年最新人口一览

    洛阳市,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6个区,2020年统计常住人口692. ...

  •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 卷一百六十三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三 河南府[二] 古蹟洛阳故城[在今洛阳县东北三十里即故成周城也书序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眉作洛诏曰我又卜瀍水东 ...

  • 《水经.伊水注》所涉龙门石窟等考略(修订稿)

    A5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满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 前亭,具体位置不 ...

  • 《水经.伊水注》所涉龙门石窟等考略

    A5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满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 前亭,具体位置不 ...

  • 《水经.伊水注》所涉大石岭、斌轮城、高平陵等考略

    A4 伊水又北,板桥水入焉,水出西山,东流入于伊水. 板桥水,按方位流向次序推析约今沿南姚沟.任沟一线东流注入伊水的那条支流. 伊水又北,会厌涧水.水出西山,东流迳邥垂亭南,<春秋左传.文公十七 ...

  • 《水经.伊水注》所涉广成泽、大狂水、玄望山等考略

    A3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 宋均,杨守敬认为此处郦注出现的宋均与注纬书之宋均籍贯.时代 ...

  • 《水经.伊水注》所涉栾川县考略

    ○伊水 A1 △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 <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 伊水自熊耳 ...

  • 《水经.淄水注》所涉稷下学宫、葵丘等考略

    A7 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萩,乙亥,焚雍门,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濰,南及沂,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 ...

  • 《水经.淄水注》所涉利城、东安平城、广县等考略

    A3 △又东过利县东. 淄水自县东北流,迳东安平城北.又东迳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利县(故城),利城遗址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利 ...

  • 《水经.洧水注》所涉长葛、扶沟、西华等地域考略

    A5 △又东南过长社县北. 洧水东南流,南濮.北濮二水入焉.濮音仆.洧水又东南与龙渊水合,水出长社县西北.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减则津渠辍流.其渎中泌泉,南注东转为渊,渌水平潭,清洁澄深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临颍县、西华县等地域考略

    A3 迳繁昌故县北,曲蠡之繁阳亭也.<魏书.国志>曰:文帝以汉献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坛受禅于是地,改元黄初,其年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城内有三台,时人谓之繁昌坛.坛前有二碑.昔魏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