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相关推荐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为什么有钱人越有钱呢?这就是m型社会! 穷的人越穷,富有的人越有钱,那就叫m型社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两句话就是今天,嗯社会,所造成的根本原因,老者告诉我们,自 ...
-
《道德经》:凡是求满者,则易物极必反
原创国学书舍2021-04-04 21:09:19 一. 古人云: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人生少不为祸,而不均等却是一切祸乱的开始,这个不均等就是所谓的"不平衡". 自然 ...
-
第七十七章 - 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 ...
-
道德经日课077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7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
-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我想,如何理解这两句话?关键是要到<道德经>里找到老子给出的理由,而不是我们自己想的.我找了,确实不太好找.先看第七十七章相关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 ...
-
易经笔记01:观天之道,立人之道
第一次听到<易经>是在大学选修课上,当时选了一门社会学,主要考虑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闻学,必须有社会学做底子,才能更好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懂社会的运行规则,是写不出好稿子的--当时真 ...
-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
-
语不惊人死不休(28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2021-01-07 @生活: 1. 静待花开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丰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你浇灌了一次,就搁置了,等过一月再来灌溉一次,发现苗早蔫了.什么也不做,不叫静待花开.枯燥乏味地做,也等不到花开. ...
-
王阳明:以天之道做事, 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
王阳明:以天之道做事, 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
-
周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周易·說卦傳·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 ...
-
白岩松: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曾经有月赚2000万的机会,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让我放弃了."这是白岩松的亲身经历.可能有人对此很不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能赚钱的生意还有人不愿意干的吗?但白岩松 ...
-
王阳明: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
作为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王阳明在书法.诗词.散文.哲学.军事.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用三句话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奥秘,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悟,去践行. 01 以天之道做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