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思想的魅力

(0)

相关推荐

  • 一本书|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本书 总有一本书 值得去读读 文字:含谦 素材来源:商务印书馆/网络 54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作者:[德]费希特 译者:王玖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017954 ...

  • 吸引力,并不依靠任何魅力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 ...

  •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学哲学需要学习哲学史,这其实早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黑格尔也曾经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既然大哲学家都这么说了,我们这么做当然就更不会有错了. 当然没有什 ...

  • 郎园Station《米歇尔•福柯》展映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

    思想和文化交汇碰撞,首创郎园再打造一处京城文化会客厅 郎园Station<米歇尔·福柯>展映交流会成功举办 10月30日晚,北京入秋的夜已微凉,郎园Station良阅城市书房里却一片火热, ...

  • 云朵、礼帽、青苹果:欢迎来到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世界

    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流派中最具有哲学思维的画家.他专注于创作冷静的.神秘的.奇幻的形象,其绘画仿佛谜语一般引人猜想. 与巴黎超现实主义者安 ...

  • 米歇尔 · 福柯丨社会控制机制的形成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米歇尔 · 福柯丨规训社会的形成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米歇尔 · 福柯丨真理与司法形式(第一讲)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米歇尔·福柯:乌托邦身体 | 西东合集

    白轻 译 本文原为米歇尔·福柯1966年所做的两次无线电广播之一(另一次为<异托邦>[Les Hétérotopies],两次广播的时间分别是12月21日和7日),后于2004年由巴黎国家 ...

  • 米歇尔·福柯:照相式绘画 | 西东合集

    张延风 译 安格尔曾说:"摄影术可归纳为一系列手工操作--"如果恰如其言,我们在考虑这一系列的同时,应该问:手工操作系列也能概括绘画吗?绘画与摄影能否首尾相接地联系起来?能否把它们 ...

  •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文学? | 西东合集

    白轻 译 正如你们知道的,如今众所周知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对我们来说,和文学的实践联系在了一起:仿佛问题没有在事后由一个第三者提出--那个第三者对某个处在自身外部的奇怪对象感到 ...

  • 德勒兹:米歇尔·福柯的主要概念

    米歇尔·福柯的主要概念 文|德勒兹 译|蓝江 福柯将他的著作称之为"历史研究",尽管他并不认为这是"历史学家的著作".他写的是哲学家的著作,但他不写历史哲学.思 ...

  • 《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非导读(上)

    这是我独立写<疯癫与文明>的导读的一个尝试,之所以称之为非导读是因为自觉无力导引,写是希望加深理解,也希望被批评纠正.一遍读下来,一知半解,大多不解,甚至时有"<疯癫与文明 ...

  • 米歇尔·福柯:空间的语言 | 西东合集

    lightwhite 译 书写,多个世纪以来,一直和时间相一致.叙事,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既不是这种(对时间之)归属的唯一形式,也不是其最本质的形式:它甚至有可能在那个看似最好地展现了书写之深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