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贬低王献之,而偏偏喜欢王羲之?三个方面探究竟
相关推荐
-
褚 遂 良 臨 摹 王 羲 之 樂 毅 論
此帖为褚遂良奉唐太宗召,摹王羲之正书小楷<乐毅论>,赐魏征等诸臣书.褚遂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 ...
-
醒人书法故事会——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常常在处理 ...
-
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如何?看看历史怎么评价
发布时间: 18-01-1115:46优质创作者 我是宇航,说唐太宗书法如何,应从后世评论看起.唐太宗时期言论并非不实,恭维嫌疑居多.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 ...
-
一周一器——唐太宗《温泉铭》拓品(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唐太宗<温泉铭>拓品 年代:唐代早期 材质:纸本 作者:李世民 发现地: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道士王圆箓于甘肃莫高窟第一十六窟发现藏经洞 (今编号为第一十七窟,敦煌鸣沙山 ...
-
#书法经典# 王献之《岁尽帖》三版欣赏【...
#书法经典# 王献之<岁尽帖>三版欣赏 [释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 ...
-
王献之《岁尽帖》三版/字库1.0版
王献之<岁尽帖>拓本,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 [始] [1]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 [ ...
-
王献之《患脓帖》三版/字库1.0版
王献之<患脓帖>4行,24字.行草.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宝晋堂>.<绛帖>.<玉烟堂>. [始] [1]患不能溃,意 ...
-
黄庭坚:论草书爹不如儿,王献之是神品,王羲之是能品
黄庭坚:论草书爹不如儿,王献之是神品,王羲之是能品
-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二王书法书法欣赏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卷一.卷二下册,萬曆13年(1585)董漢策刊. 董漢策,字朝獻,生卒年不詳,吳江松陵人(今屬江蘇)人.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 ...
-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
众所周知,王羲之因李世民的极度推崇,从唐初开始便备受历代仰望,学之者如过江之鲫,书圣地位不可撼动.但其实,在唐代之前的书圣是谁呢?是他儿子王献之.没错,王献之在去世后到唐初之间的200多年里,他才是名 ...
-
书圣之子王献之,大胆改变王羲之笔法,一笔写出鸭头丸帖更有风骨
导语:草书的美可以是自然.萧索.简逸.雅致的,也可以是狂草般浪漫.不羁.急促.磅礴.气势恢宏的.那么王献之的草书书法艺术又呈现出怎样的美呢?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 ...
-
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王献之<适奉帖> 释文: 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 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
-
连李世民都为此点赞,王羲之究竟对王献之说了什么书法秘诀?
王羲之曾不止一次告诫其子王献之: 勿播于外,缄之秘之. 学篆籀,工省而易成. -<笔势论十二章> 李世民为此点赞,在他为<晋书>写的<王羲之传>中,历数各家书法之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