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科研部门应多一点服务意识 2024-06-10 23:47:07 (一)我们先看一组文字表述:1.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2.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趋势分析;3.预期成果:本课题最终成果形式、使用方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4.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和创新点;5.拟创新点:本课题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上述的这些文字表述,是我们从部分科研部门立项申报书节选出来的。在这些文字表述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非常醒目的关键词:趋势分析、理论价值、技术路线、研究假设、可行性分析、学术思想、学术观点、预期社会效益、特色和创新等等。对于这些学术性极强的词汇,我不知道一线老师们是否能够看得懂,但反正我是没有看懂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想表达什么观点。事实上,我们也不难想象,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近20年的我都觉得是一个非常生僻、拗口、难于理解的一个词语,那么对于中小学一线老师们又岂不是一部“天书”吗? (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级科研部门的课题申报工作相继开始了。每天,我们几乎都能接到部分一线教师的电话和微信,当然还有一些面对面课题的交流活动。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总是咨询某些科研部门立项申报书上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还有部分教师往往按照自己对该词语的理解填写内容,问问我们这样表述对不对?说句实在话,这些生僻词语好多我也不太理解,我更不能作出一些似懂非懂或错误的解释,因此我也不能给他们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我们一般会告诉老师们这样做:要么去网上查一查,要么就打电话咨询发布立项文件的科研部门。 我们曾经做过一次小实验:以一名普通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身份,打电话咨询某科研部门立项申报书上的相关学术概念。该科研人员支支吾吾半天,也并没有说明白什么意思,而且在电话里还好像听到他咨询旁边的一个人。呵呵,那么我们也就奇怪了:你一个科研部门发布的立项通知书,连你自己对一些学术概念都“说不清,道不明”,这让一线老师们“情何以堪”啊!?也正是由于一线老师们并不清楚课题申报书中这些词语的定义或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他们在撰写课题立项申报书时往往感到非常棘手甚至“绝望”。他们撰写的课题申报书内容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惨不忍睹,要么就完全曲解了某些科研部门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他们最终的课题申报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随之对他们的科研行为也就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抵触。 (三)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他们做科研无论从动机还是目的上来说,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晋级或晋职等功利性的需求。因此,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注定就是“草根式”研究,就是基于自己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科研群体,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方式,显然与高等学校或者研究所专家教授们的科研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那么,作为服务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部门来说,我们就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一线老师们的基本诉求。其中,让一线老师们更容易、更便捷申报课题就是科研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我们很快发现,部分科研部门的做法让我们“大跌眼镜”,因为他们缺乏真正地具有服务于一线教师科研的意识,而是仍然以专家学者科研方式要求一线教师们。比如说,我们上面提到的一些什么趋势分析、理论价值、技术路线、研究假设、可行性分析、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等等。我们认为,这些学术词语对于专家学者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对于普通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它就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非常生僻的学术词语。话又说回来,这些生僻的词语更侧重于论述科研的理论性、学术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这对于一线教师这个特殊的科研群体来说,其实对开展科研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学术词语或者学术概念,中小学一线老师们不知道也罢。由此可见,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为什么这样疏远科研?为什么认为科研具有很强的神秘性?为什么认为科研总是“高高在上”?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是“研究的材料”?事实上,我们部分科研部门对目前基层学校一线教师科研“窘况”,事实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束语就在本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名一线教师给我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内容:“这个文章有点片面感觉。文中提到的科研部门是不是也包括XX级科研部门,XX级科研部门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也包括很多大学院校,面向很多专门的科研人员,所以自然在立项要求上是会更加规范一些,不可能都只考虑中小学教师的。”我们是这样回复的:“如果要考虑到中小学教师,是不是应该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立项申报书啊?这就充分说明缺乏服务意识啊!”我们分析认为,部分科研部门之所以在课题立项申报书设计这样一些学术词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体现科研本身的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等等。如果从科研的本身来说,这样的课题内容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可行的。但我们认为,部分科研部门恰恰忘记了我们的科研服务对象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这个特殊的科研群体——他们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和科研认知等诸多方面,还仍然处于一个非常低层次或者较为原始的状态。鉴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现状,我们的科研部门在立项申报书的设计上就较好考虑了这样一点,因此我们的立项申报书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等几个部分。应该说,立项申报书这几个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浅显易懂,也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立项申报书的几项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第一项内容即研究背景展开的,具有内在的一定逻辑性和关联性。但即便如此简单,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在填写立项申报书内容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由此可见,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水平还仍然在较低层次“徘徊”。最后,我们呼吁部分科研部门,对一线教师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冷漠无情”;对一线教师多一点服务意识,少一点“严肃面孔”;对基层学校科研现状多一点了解和交流,少一点“高高在上”和疏远。唯有如此,我们基层学校的科研氛围才能越来越浓厚,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才会越来越强。(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赞 (0) 相关推荐 中小学课题有没有区分等级,分了哪些等级 中小学课题有区分等级吗?当然有.中小学课题,只是针对中小学方向的课题,与其他课题一样,有等级上的划分,比较常见的是校级课题.市厅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 中小学课题,通常是纵向课题,主办方大多 ... 老胡观点:一线教师应知晓的六大科研理念 我们先看一组一线教师的科研困惑: 1.一线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条件才能搞科研? 2.如何选择有效课题?不知道什么样的选题是有价值的? 3.什么是课题,如何从自己所任教的科目中选择合适的课题? ... 老胡观点:科研培训应具有针对性 (一)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1: 选题依据分为四个等级,等级分别是A.B.C.D,合计分值为30分,每一个等级的标准和要求如下: A等级的标准和要求是:1.选题方向正确,主要概念清晰:2.对提高教 ... 老胡观点:中小学教师应知道的科研常识有哪些?(下) 常识九 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课题不是重复劳动 某学校教师根据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即:"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打开百度网络一搜索 ... 老胡观点:校级课题:一线教师的科研起点 (一)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1: 有一天,某学校的校长突然打电话对我说:"胡老师,能不能让我们学校多报几项市级课题呀?今年我们学校的老师申报课题特别踊跃,报了可多了,但我们又不想打消老师 ... 老胡观点:一线教师做科研谨防陷入专家思维 (一) 我们先看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问题: 1.研究过程中需要记录什么,什么样的材料留存才是有价值的? 2.在课题选题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呢? 3.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 ... 老胡观点:一线教师做科研:重学术性还是重实践性? (一)我们先看一名中学教师的课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较长,请耐心阅读):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时间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影响--以A校学生为例一.研究背景(一)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学科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以来, ... 老胡观点:课题研究应“趁热打铁” (一) 案例1: 近日,某幼儿园的科研负责人打电话对我说:"胡老师,我们的园级课题发给您,给我们看看吧.我们的市级课题已经报上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审批下来."然后她接着 ... 老胡观点:校级科研成果如何进行评价? (一)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1: 最近,某学校负责科研的教学校长给我打电话说:"你们单位的科研成果评审细则发给我们参考一下呗,我们学校的校级课题成果该评审了."我很疑惑地问:& ... 老胡观点:课题研究应聚焦当前问题! (一)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1: 课题名称:<高中物理校本实验报告册的编写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XX高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王XX 谢XX 刘XX 高XX 张XX 一.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