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系列之--生脉散

古代的暑天保健用方,传统的补气养阴方。有促进机体耐缺氧,抗应激等作用,适用于以脉弱,多汗,气短,头晕,眼花为特征的疾病。
【原书配方】
人参五分,麦门冬五分,五味子七粒。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内外伤辨惑论》
【原书方证】
中暑《内外伤辨惑论》。
脉气欲绝《医学启源》
【推荐处方】
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
以水6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或代茶饮。
【适用人群】
精神萎靡,憔悴疲惫,汗多,气喘吁吁,头昏眼花,心悸胸闷,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心下痞满,脉虚弱,舌质嫩红。
【适用病症】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 各种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
(2) 以胸闷,气短,自汗为表现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发热性疾病后期体质虚弱,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神经症,日射病,高原病,高龄老人的食欲不振等。
(3) 用于运动员及从事航天,潜水,高温作业者的保健。
【加减与合方】
(1) 心悸,加桂枝15g,甘草10g.
  (2)   气喘多汗,加龙骨30g,牡蛎30g,山芋肉30g
【汉城孝贞经方惠民工作室】解析;本证多由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津所致,治疗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为主。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故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故为臣药。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启源》:“补肺中元气不足。”
《内外伤辨》:“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医方考》:“肺主气,正气少故少言,邪气多故多喘。此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子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毕矣。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东垣云:夏月服生脉散,加黄芪、甘草,令人气力涌出。若东垣者,可以医气极矣。”
《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麦冬甘寒,清权衡治节之司;人参甘温,补后天营卫之本;五味酸温,收先天天癸之原。三气通而三才立,水升火降,而合既济之理矣。”
《医方集解》:“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元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也。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也。”
《成方便读》:“方中但以人参保肺气,麦冬保肺阴,五味以敛其耗散。不治暑而单治其正,以暑为无形之邪,若暑中无湿,则不致留恋之患,毕竟又无大热,则清之亦无可清,故保肺一法,即所以祛暑耳。此又治邪少虚多,热伤元气之一法也。在夏月肺虚者,可服之。”
《温病条辨》:“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可留恋可知。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
《血证论》:“人参生肺津,麦冬清肺火,五味敛肺气,合之甘酸化阴,以清润肺金,是清燥救肺汤之先声。”
(0)

相关推荐

  • 三种生脉饮与生脉注射液,除了用于低血压,还可治疗很多病。

    三种生脉饮与生脉注射液,除了用于低血压,还可治疗很多病. 生脉饮按成份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人参方:人参.麦冬.五味子. 红参方:红参.麦冬.五味子. 党参方:党参.麦冬.五味子. 来源于<医学启 ...

  • 只需3味药,益气复脉,横扫气阴两亏,心悸、自汗7种病!

      中医把脉,把的是什么?是脉气.如果一个人脉虚,则提示气血津液不足.这类朋友一到夏天汗刷刷流,身体乏累,不爱说话,口渴,舌头干红.这是因为身体的元气不足,一旦不足,就有所伤! 常言道:夏天无病自带三 ...

  • 关于“生脉饮”的几则短医话

    ◎ 生脉饮是临床上中医师偏爱使用的补益方剂之一,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等组成,正如<医方集解>所言:"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可以广泛应用于气阴不足者.方 ...

  • 生脉散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生脉散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原方未注分量). [用法用量]原方未注用法.现代用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方歌速记歌诀] 生脉麦味与参施,补气生津保肺机 ...

  • ​生脉饮

    ​生脉饮 2015-10-22 08:41:10   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浏览人数:7551 次 [中医药文化] 自古神农百草尝, 配伍审慎成良方. 炮制加工方入药, 辩证施治民安康. ...

  • 唯一能在夏天吃的补药,3味药,补心气,补肺气,治气阴两虚,血压不稳

    一到夏天,就会有很多朋友会说:"我一到夏天就特别怕热,一热满身大汗,而且容易心烦,昏昏欲睡,有的甚至感觉憋得慌. 这会不会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啊?" 夏天,天气炎热,我们人体的气机也 ...

  • 黄煌经方系列之--下淤血汤

    本方为古代下死血,下死胎的逐淤破结方.适用于以小腹疼痛明显,结块拒按,便秘结,舌质紫暗,脉涩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蛰虫二十枚,上三味,末之,炼蜜合为四九,以酒一升,煎 ...

  • 黄煌经方系列之--酸枣仁汤

    古代的除烦助眠方.有镇静催眠,抗抑郁,抗焦虑作用,适用于以精神恍惚,多疑虑,睡眠不安等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六升, ...

  • 黄煌经方系列之--八味解郁汤

    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的合方.身心疾病常用方,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以四肢逆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疾病. [处方] 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半夏15g,厚朴15g,苏梗 ...

  • 黄煌经方系列之--当归芍药汤

    古代的养胎方.有养血,调经,利水,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以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和女性血虚体质的调理. [经典配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 ...

  • 黄煌经方系列之--甘草泻心汤

    古代狐惑病的专方.具有粘膜修复的功能,适用于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粘膜充血,糜烂,溃疡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四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 ...

  • 黄煌经方系列之--葛根汤

    古代的醒酒方,温和的发汗方.有散寒舒筋的功效,具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抗凝,改善头部供血,抗疲劳,促月经等作用.适用于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颈项腰背强痛,嗜睡,易疲劳,大便溏薄等为特征的疾病. [经 ...

  • 061 生脉散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61 生脉散 古代的暑天保健方,传统的补气养阴方,具有止汗.固脱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促进机体耐缺氧.抗应激.保护心肌.维护心肺脑肝功能等.适用于以脉弱.多汗.气短.头昏眼花为特征的疾病.[原书配方 ...

  • 《黄煌经方视频》系列

    <经方>杂志 往期回顾 更多往期<黄煌经方视频>系列文章: --------------------- 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文章! <黄煌经方视频>电视片非常道系列 ...

  • 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伤寒总结性讲解

    一.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 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