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三国名人:安平县三人,武邑县二人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属于冀州刺史部。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如今衡水市的三国名人共有五位,出自两大家族。其中,安平县三人,武邑县二人。

三位安平县籍名士出自著名的崔氏家族,分别名为崔烈、崔均和崔钧。崔烈,字威考,出身于世家大族,家境殷富,地位崇高。不过,崔烈在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做了一件事,令其成为天下士人的笑柄。当时,汉灵帝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公开卖官鬻爵。当时,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职标价一千万钱。崔烈通过汉灵帝乳母程夫人的关系,仅花了五百万钱便获得这个职位。崔烈就职当天,汉灵帝对当初自己的妥协感到后悔。此事一经传出,崔烈的名望也跌到了谷底。

不过,尽管司徒的官职是崔烈花钱买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崔烈是无能之辈。相反,他是冀州名士,以才学闻名中原。崔烈就职后,办了几件实事,很快便改变了众人的印象。不久后,韩遂、边章等人在西北地区起兵作乱,严重削弱了东汉的国力。崔烈公开提出放弃西北地区的建议,得到了汉灵帝的默认。灵帝随即召集朝臣进行商议,但在议郎傅燮的强烈反对下,这一建议最终遭到否决。

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外戚与宦官在京城洛阳爆发冲突,董卓趁机控制了朝政。到了第二年,讨董之战爆发,崔烈因家人加入了关东联军遭董卓逮捕,被关押在郿县的监狱中。直到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崔烈才重获自由,并出任城门校尉之职。同年六月,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崔烈在作战中阵亡。

崔氏家族的另外两名成员都是崔烈的儿子,名字同音不同字。哥哥名叫崔均,弟弟名叫崔钧。崔烈花钱买得司徒一职后,第一个出言讥讽的便是儿子崔均。时任虎贲中郎将的崔均对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论者嫌其铜臭。”“铜臭味”一词便源自此言。讨董之战爆发时,崔均担任西河郡太守一职。他加入了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对董卓作战,此举也导致父亲崔烈身陷囹圄。父亲崔烈被李傕、郭汜等人杀害后,崔均想要为父亲报仇,不料却在同年突然病逝。

相比哥哥而言,弟弟崔钧的名气似乎更大。这不是因为弟弟后来的职位高于哥哥,而是因为他曾经来到荆州襄阳,与当时还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是好友。当时,崔钧与诸葛亮、徐庶、孟公威等人关系密切,经常结伴游学。不过,史料中对崔钧的事迹介绍也仅限于此,连其后来的发展及卒年也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与安平县籍的三国名人一样,武邑县的两位三国名人也出自同一家族,他们便是牵氏家族的两位成员——牵招和牵弘。牵招,字子经,是刘备的发小。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牵招的师傅乐隐在洛阳遇害,牵招收殓遗体并将其运回家乡安葬。牵招在途中遭遇山贼,同行者慌忙逃走,只有牵招守护在师傅的灵柩前,不愿离去。山贼被牵招所感动,将其放走。此事一经传出,牵招的大名响彻冀州地区。

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绍夺取冀州,牵招被任命为从事一职。袁绍病逝后,牵招又跟随袁尚,继续与曹操较量。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牵招遭受诬陷,只得离开袁尚投奔曹操,从此成为曹操集团的一员。在效力曹魏的数十年间,牵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历任从事、军谋掾、乌丸校尉、中护军、右中郎将、雁门太守等职,是曹魏帝国的一员名将。

牵弘是牵招之子,早年步入仕途,担任过陇西郡太守、蜀郡太守、振威将军等职。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伐蜀之战爆发。牵招奉命参战,并在战斗中多次击败蜀军,为灭亡蜀汉作出突出贡献。西晋建国后,牵招被晋升为凉州刺史,奉命平定北地郡的叛乱,于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阵亡。

参考书籍:《三国志》、《晋书》、《后汉书》、《世说新语》

(0)

相关推荐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崔姓人物?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乱世中有众多人物扬名,有人带着家族一起走向兴盛,有人则走向覆灭.本篇就来看看汉末时期的崔姓人物们. 梳理了一下<三国 ...

  • 武邑县历史沿革

    武邑县历史沿革 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北长约37公里,24公里,总面积830.1平方公里.追溯远古,约在公元前26世纪的五帝时,今武邑之域已形成部落,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据<河北省各县沿 ...

  • 他是清河崔氏的奠基人,三国最冤枉的人,因卷入夺嫡斗争而死

    军师联盟剧照 时光会偷偷溜走,但有些人能抓着它的小尾巴一起前行,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儿,半生颠沛流离的刘备,豪情万千的曹操,他们真的将名字镌刻在了史书上,还有崔琰,字季珪. 内向少年的华丽转身 划重点 ...

  • 安平县崔安村和崔安铺是不是一个村?

    上几天,带着孩子去医院体检,碰到原来上班公司的一个同事,我知道他大概是崔安铺的,崔安铺或者崔安村我认识一位老友,又怕把两个村弄混了,所以始终不敢开口打听他村的人. 我原先也以为崔安村和崔安铺是一个村, ...

  • 程普:周郎,你拿什么把我灌醉?

    在东吴的将领中,程普年龄最大,先后跟随孙坚.孙策.孙权,立下赫赫战功. 史书没说程普生于哪一年,只能从他跟着孙坚镇压黄巾来算,他应该生于公元160年左右.在跟孙坚之前,还在州郡当过官吏,并且" ...

  • 东汉官员崔烈

       崔烈(?-192年),字威考,东汉幽州涿郡安平县(今河北安平)人.崔烈乃幽州名士,中平二年(185年),耗费五百万钱担任司徒,后任太尉.  初平元年(190年),崔烈因其子崔钧参与讨伐董卓,而被 ...

  • 山东省新泰市籍三国名人:龙廷镇二人,汶南镇三人,羊流镇五人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泰安市代管的县级市.汉末三国时期,该地隶属于兖州刺史部.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新泰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十位.其中,龙廷镇二人,汶南镇三人,羊流镇五人. 龙廷镇的两位三国名人是一对父子 ...

  • 烟台市籍三国名人:龙口市招远市各二人,莱州市三人,牟平区六人

    烟台市位于山东省东部,在汉末三国时期隶属于青州刺史部,当时名为东莱郡.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烟台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十四人.其中,龙口市招远市各二人,莱州市三人,牟平区六人. 龙口市的两位三国名人是一对父子 ...

  • 山东省泰安市市区籍三国名人:岱岳区二人,泰山区六人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山东省地级市,下辖两个市辖区.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汉末三国时期,该地人才辈出.前文介绍的泰安市下辖新泰市的十位三国名人,本文要介绍的是籍贯为泰安市市区籍的三国名人,合计八人.其中 ...

  • 安徽省宿州市籍三国名人:埇桥区四人,萧县三人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隶属于豫州刺史部,当时被称为沛国.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的宿州市籍三国名人共有七人.其中,埇桥区四人,萧县三人. 在埇桥区的四位名人当中,有三位效力于曹魏集团,一位 ...

  • 河北省廊坊市三国名人:固安县一人,广阳区二人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历史悠久.不过,廊坊作为地名的历史却很晚.在汉末三国时期,该地分属幽州刺史部的涿郡和广阳郡.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今廊坊市的三国名人有三位.其中,固安县一人,广阳区二人. 廊坊 ...

  • 河南省信阳市籍三国名人:平桥区四人,浉河区二人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历史悠久.汉末三国时期,该地分属豫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今信阳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六位.其中,平桥区四人,浉河区二人. 四位平桥区三国名人出自同一家族,分别为李通 ...

  •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籍三国名人:礼元镇四人,桐城镇五人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隶属于运城市.汉末三国时期,该地隶属于并州刺史部河东郡.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闻喜县的三国名人共有九位.其中,礼元镇四位,桐城镇五位. 礼元镇的四位名人出自著名的裴氏家族,分别名 ...

  • 山西省太原市籍三国名人:晋源区八人,尖草坪区四人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该省的省会.在汉末三国期间,该地属于并州刺史部.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太原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十二人.其中,晋源区八人,尖草坪区四人. 首先要介绍的出自同一家族的四位晋源区三国名人, ...

  • 湖北省襄阳籍三国四大名臣:襄州区二人,宜城市二人

    前文介绍了汉末三国时期籍贯为襄阳市的名将和谋士,本文要介绍的则是这一时期襄阳市籍的名臣.从史料的介绍来看,有四人堪称名臣.其中,襄阳市襄州区二人,襄阳市代管的宜城市二人. 第一位介绍的襄州区名人名叫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