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大原当代之五——穷山沟变成富窝窝
相关推荐
-
家中的果树‖文/墨染
家中的果树 有点冷,寒露之后,应该可以算是深秋了.看到满大街的橘子,村里卖十元三斤,镇上卖二块五一斤.商贩挑着扁担吆喝着,不过也只是为了兜里的银子可以更饱满一些. 那些商贩,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占 ...
-
这个山沟沟留下的记忆
2021年10月3日,去了"恭亲王墓"后又直接来这个山沟沟了.十三陵靠近京北的燕山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山区,这里坡峰沟壑随处可见.德陵村边这条浅山沟春夏秋冬都来过,山峰水色是风景,可这 ...
-
穷到思变的西崖垴——洛宁大原当代之四
窑上,故名思意,一是烧过砖瓦或瓷器的地方,二是窑洞很多没有房子的地方,这里的窑上正是第二种.人全部住在窑洞里,过去叫窑上,现在叫西崖垴. 过去在这里住的人都是穷的吃了上顿想下顿的穷苦百姓,十几户人家就 ...
-
洛宁大原当代之十一——大原学校
从现有的资料查,大原村教育始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当时称私塾,设在程家祖祠东厢房,为家族条件好的家办教育.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教育开始普及复兴名字改为学堂.至民国元年学堂又更名学校 ...
-
洛宁大原当代之十——从商的韦姓
韦姓是明嘉靖二年(1522年)由寨子太平庄迁至大原的,韦姓之始,夏以前远不胜追.在商曰承韦氏.在周曰韦杜氏.相传起自护公,佐武兴周敕封天将,为韦氏鼻祖.籍贯源自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古乐乡太平庄演乐堂发源. ...
-
洛宁大原当代之九——夏街大集
大原夏街集,为洛宁县大集之一,约有六百年历史.物品大到机械,小到碗筷.杯.勺针头线脑.起源於明,兴盛於清至今十分红火.过去主要是柴米油盐,染布坊,卖肉坊,日用家俱.民国时期,粮食交易是一个十分的亮点, ...
-
洛宁大原当代之七——槐树院的变迁
槐树院,已经被人们叫了380余年,翻开雷姓的家谱上写:"明洪武年由山西洪洞迁来",汉忠.汉臣兄弟二人住坡头,后代下户大原,但从资料显示大原雷姓是明天启五年(1625)住下的. 在这 ...
-
洛宁大原当代之六——城市的搬运工
下街,他在元末叫夏家街,当时程仕让三子子勉,任永宁教谕,他的书童夏易,同时下户於大原,后夏易后代住东边,程家后代住西边,因此叫东胡同.西胡同.再后来,起集统称夏家街,又叫夏街.随着历史的发展,夏家后代 ...
-
生活胜神仙——洛宁大原当代之三
生活胜神仙--洛宁大原当代之三 南地,过去的名字叫中和寨.聚宝寨,俗名叫东圪塔.西圪塔.东圪垯住着雷.李.焦.张四姓人家:西圪塔住着程.雷两姓人家.他们都住在云山原的下边,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种植着所有 ...
-
生活奠基者——当代洛宁大原之二
南湾村界碑 南湾又名罗家圪垯,是大原村最南的一个自然村.因从村中到原上去要走这段S型路,所以叫南湾.在清朝时期这地方叫罗家湾,是罗姓人最早迁徒住到这里.在它的南边一个小沟叫王范沟,是姓王和姓范人居住的 ...
-
洛宁大原,走过变化的七十年当代之一
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多么响亮的名字,这个原一是不小,二是原下住人太多.它东至盛水沟,西至陈宋大悲寺东,南至截沟后峪,北至洛河.东西2.8平方公里,由五个行政村,十九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4000余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