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的三大原则:去甚、去奢、去泰
相关推荐
-
15、何人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走进《老子》
15.何人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走进<老子> 老子在十二章提出:圣人要采取简朴的生活方式,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那么,圣人如何才能担负起,可托於天下的大任哪 ...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以暴力.强力让民众害怕,民众当然是害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34、治理天下始于自然而然的制约——走进《老子》
34.治理天下始于自然而然的制约--走进<老子>老子在上一章最终对待用兵的态度是:就是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去对待.接着本第三十二章对待国家的治理提出根本无需用兵."道常无名,朴.虽 ...
-
12、这就是“道”深邃玄妙的大德呀!——走进《老子》
12.这就是"道"深邃玄妙的大德呀!--走进<老子> 通过第九章老子反正了:得道"无私"的圣人,要实现如同水一样的"善&q ...
-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八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八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其政闷,闷其民:其政淳,淳其民:其政察,其民察:其政缺,其民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 ...
-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二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此章名曰:无厌其生者生. 人生在世,在老 ...
-
51、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走进《老子》
51.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章告诉人们:得"道"的圣人是拥有无私欲以至无为的上德的.在第四十九章老子进一步告诫人们:"圣人常无心,以 ...
-
老子《道德经》:第29章解读,“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取:为,治. 为:指& ...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duò).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一部分:将欲取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29章 去甚 去奢 去泰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英文翻译: If anyone should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呴音虚,隳音恢.缓 ...
-
何为取天下而为之?天下神器 去甚 去奢 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 ...
-
《道德经》“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如何理解?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故 ...
-
小学阶段阅读内容分配比例,只要掌握3个分配原则,家长不用再去找书单……
有家长给我留言,想在暑假的时候,帮助孩子建立一些读书习惯,能给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看些什么书?小岛老师知道,一到寒暑假,家长最喜欢找书单.列书单.虽然放假前夕,小岛老师会随同暑假作业给家长一些参考,但是小 ...
-
篆刻老子|去甚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 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 解一个字 去甚 01 作品简介 印文:去甚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38×15毫米 这是一枚随形朱文印,全印两字上下排列.印面较大字较少,更需要 ...
-
三大菩萨的坐骑都曾去过凡间,为何只有地藏王的坐骑按兵不动?
(蜗牛看西游第4996期) 文/蜗牛 灵山有四位"顶级菩萨",他们分别是: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然而,前三位菩萨的坐骑都曾去往凡间,唯独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稳坐地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