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哲学:我思故我在!你真的理解这句话吗?
相关推荐
-
第一哲学沉思集——跟着笛卡尔一起学习对形而上学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哲学沉思集——跟着笛卡尔一起学习对形而上学更深入的探讨!
-
学术三人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小编说:最近一直有朋友在后台跟小编说希望看到更多老师的文章,还有朋友直接给小编推荐了一些老师,小编在这里谢谢大家喽.的确,尽管联萌三位老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应该说都非常出色,但思考的范围毕竟有限,现在公 ...
-
马克思的独立宣言——趣读马克思第二部节选
文:夏莹 写在前面的话: 疫情肆虐的2020年,被困在书斋中的我,正在翻看着的西方古典哲学与每天耳畔回响着的信息洪流格格不入,它们之于我,也突然失去了往日思想的光辉与魅力,显露一种从未有过的枯 ...
-
什么是“形而上学”,能否通俗简单地解释下?
什么是形而上学? 中国普通老百姓口中的"形而上学"与其命名起始定义虽然有关联,但其实相去甚远. "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词汇,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贴切的舶来品翻 ...
-
梯利:笛卡尔科学的分类与知识的方法和标准
在笛卡尔看来,真正的哲学的第一部分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包含着知识的原则,比如上帝主要属性的定义.灵魂的非物质性和我们拥有的所有清楚而简单的观念.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在发现了物质事物的真正原则后,我们在物 ...
-
哲学不仅有形而上学,还有“可怕的”存在主义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东方哲学则更加追求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实用主义,而西方哲学热衷于研究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短短五个字,就阐述了他对于存 ...
-
如何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
写在前面:9月1号,儿时记忆里的开学日.欧陆思想联萌想邀大家一起来上课.熟悉的夏莹老师:舒服的十分钟阅读时长:碎片机动的课堂:完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构图.30天30讲:每天早晨8点:想试试每天都来留言里 ...
-
【德意志意识形态】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小 播 读 书 /// 04/28 2021 <道德经>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何获得人生幸福?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前面我们介绍了,马克思说,德国古典 ...
-
走进课堂 | 课堂实录: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博雅哥今天带来的是李猛老师在"哲学导论"课程上的课堂实录.李猛老师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元培学院院长.李猛老师于199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法学 ...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真的理解这句话?
摘要: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也都是君子,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小人和大人这两种生命状态,抛开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个心胸开阔,气定神闲的你就能回归.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哲学逻辑奇点
我不可能对任何观念表示完全确定."由此我假设,我所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是虚假的,我相信我的骗人的记忆呈现给我的所有东西都是不真实的.我以为我没有感觉,物体.形状.广延和位置都不过是我的心灵的虚 ...
-
笛卡尔的哲学:什么是“我思故我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说:"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是法国有教养的分子.它直接导向社会主义.前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汇入了真正的法国自然科 ...
-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哲学命题)
笛卡尔的"Je pense, donc je suis"(原文翻译为 : 我思知我在.拉丁文翻译为 :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 普遍怀疑&qu ...
-
“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堪称"人生座右铭"!它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名言.曾国藩,春秋战国时期曾子70世孙,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和理学家,湘军统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被誉"晚清时代的半个 ...
-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怎么理解这句话?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 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儒.道.释"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样被奉 ...
-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语文老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语文老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哲学大师尼采这8句话,帮我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建议你也看看
你有没有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过?我有过,不止一次. 当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差劲,不配有人爱. 当工作面试没通过的时候,我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当 ...
-
【学点哲学】学心学六句话,得开悟人生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学心学六句话,得开悟人生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