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0)

相关推荐

  • 三省吾身 | 为人谋之心

    <论语>的一个好就是,高处着眼,低处入手.<论语>会给我们留下入手处.我们平时<论语>读多了,就会觉得孔子也很平常啊,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怎么就成了至圣先师了呢?就 ...

  • 论语精读(5)信徒的诞生

    论语(5)信徒的诞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们回头来看思考什么是世界观? 这个问题看似很大,其实也很小,比如,一个人从小成长过程中,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

  • 孔子说管子小气,但为何齐国强大、鲁国弱小?

      春秋时期伟人绝不止孔子,比如管子,他可能是历史上最优秀的CEO了! 用司马迁的话说: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他的管理理念非常超前,现在企业的产业经营.政 ...

  • 孔子不仅教学“中华文化”,还教习“中华功夫”

    前文提及,春秋以降,"中华功夫"开始向民间扩散,而老子这位神一般的大咖西出函谷时留下了宝贵经书,就是已经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这位周朝国家图书 ...

  • 【第25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9章》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9章>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音xǐng)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回:姓颜,名回,字子渊, ...

  • 【第4期】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4章》每日自省体现什么精神?

    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4章>每日自省体现什么精神?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音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音 ...

  • 得宜适中方成礼——《论语》悟读【44】

    文质彬彬后君子,得宜适中方成礼. <论语>第三篇第四章: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 ...

  • 君子有九思,一日需三省

    九思,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此语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九思"涵盖了君子处事的言行举止全部方面.即看要看的 ...

  • 上海行——陆心言 永兴小学三(5)班

    少年文学院走读上海系列之1 上海行 上海行(上)  踏着夏天的足迹,坐上大巴,上海之旅开始了. 大巴上充满了欢歌笑语,漫长的3个小时,对我们来说却很短暂. 下了车,我们来到了少儿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大门 ...

  • 一个人吃得苦多了, 就会“痛而不言”了, 第三种让人刻骨铭心

    点击加载图片 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 一个人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吃到一些苦,受到一些挫折,在所难免,毕竟,没有谁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吃到的苦头多了,就会变得与众 ...

  • 《论语八佾篇第三》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5章,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本章记载了年 ...

  • 《论语八佾篇第三》主要讲什么(1/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 ...

  • 零言碎语(三)

    一.有的人,深知自身不能改变世界,却时刻坚持有所不为,绝不让世界在原则问题上改变自己.     二.在所有的动物中,人,是最不把同类当同类的.   三.播放音乐时,不晓得是希望抵消外界的喧嚣,还是妄图 ...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原文]8.4 曽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曽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逺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逺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q ...

  • 写 于 客 路 | 闲 言 碎 语 三十九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从前有一位祖师,有一天,他想到寺院常住的庄田里去看一看,了解庄稼生长的情况.当他走到 ...

  • 《格物至言》(三):论戊、己土

    《格物至言》(三):论戊、己土

  • 人到中年: 三不比, 三不言, 三不忘, 三不争

    人到中年,经历了风雨,走过了坎坷,赢得了尊敬,也拥有了财富. 到了越活越明白的年纪,逐渐领悟到,应做到三不比,三不言,三不忘,三不争. 1 三不比 1.不比钱财 年轻时,可能觉得有钱就有了一切,人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