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有约」肖雨:十月的早晨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十月的早晨

鸟鸣的颜色向上升去

阳光下我的目光

在一片树叶上梦游

就能听到土地的心脏

听到,一种神秘的传说

在二里半的地头上

晃荡着棉花,稻谷,高梁

水田,麦地,村场

还有队长喊出工的破嗓子……

那是七十年代的故事

在十月里成熟

又在十月中慢慢的失忆

八十年代后期,村里的土地上

开始长出工厂,街道商场,建材城

一直长到去年开业的万达广场

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父辈们在老去的日子里

看着越来越少的同龄人

成为村里的老人,成为

怀想以前生产队挣工分的记忆

八二年十月,我穿上水兵服

成为大队历史上第一个水兵

在红旗公社新兵集中的地方

全公社十个新水兵睡着长椅

睁着眼睛聊到天亮

县武装部门前,站满欢送新兵的人群

我看到不远处的父亲

眼睛潮湿,满脸笑容

向我举着一只手

上车门回头的瞬间

我擦掉将要溢出的感觉

找到一个过道的位置

不敢再看那只沧桑的手掌

那天早上,濛濛的细雨绵绵不休

三十多年后,我客居的城市

成了我儿女的家乡

而我,却一直把灵魂丢弃在老家

那个叫二里半的村子

每年十月,秋果如约成熟

都能看到棉白满地稻香遍野的村塘

彼此起伏槌衣浣水的乡谣

把一村晨阳炊烟升起

我总会在寂静的夜晚

无边地妄想着

让我青春伤痛过的那个女孩

会不会偶尔记得那年十月

我少年从军时的模样

象不象一棵青涩的高粱

长在故乡土地上

等待秋天的镰刀

割痛十月的太阳

【诗人名片】

肖雨,原名李春贵,男,湖北黄冈武穴人,国家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经济师;爱好文字,从事过军人、销售、记者、编辑、市场营销与品牌策划职业经理人等职;自上世纪80年代始,在台湾《秋水》《中国诗坛》《诗林》《知音》《长江文艺》《人民海军报》《海军文艺》《大江》《青年文学》《黄冈日报》《江山文艺》等全国1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种体裁作品百多万字,诗文入选多种文集,且有诗文获奖,著有作品集《爱情长箫》《平行与碰撞》(与人合集);长篇小说《桃花鱼》(与人合著);策划与主创的中国首部网络长篇系列童话故事《Q仔女朵儿传奇》(一套六本)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为广西恒德传媒、紫蚨祥红木企业负责人,创办了《中国红木信息报》杂志、红木商网、中国—东盟红木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查询中心网、红木信息等媒体群平台,为中国红木委副会长、广西红木家具协会秘书长、中国红木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红木》副主编、《红木类商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规范》标准起草制定专家、《桂作红木家具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第一起草人。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堂被中国红木委授予“中国红木行业特别贡献奖”、2015年5月17日被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和中国红木委授予“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2008年至今定居南宁。

【栏目主持人】耕夫,农人也,字笔耕农,号一介布衣,网名风雨斋主、乐耕堂主。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出道的诗歌遗老。著作等身者,科技传媒人。湖北省作协会员,国字号期刊主编。

「耕夫有约」江南客:在汉水之滨的小城有远方星星点点

「耕夫有约」梅玉荣·我的老父亲,很久没有喊我一声:玉儿!

「耕夫有约」李秀梅:一块石头在夜色里野兽般出没

「耕夫有约」熊明修:这一崴,给了我一种比乡愁还重的疼痛(组诗)

「耕夫有约」肖雨:流浪的背影(组 诗)

《诗人样本》推介当下最活跃

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

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END-

 投稿须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