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家宴:一个文旅IP的四年之变
文旅地产评论员
谈地产转型,动辄就是进军文旅
谈文旅操盘,动辄就是 “做个IP”
关于文旅地产操盘,几个关键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
1、关于超级项目,“速度与运营温度”、“文化导入与人气导入”、“经营诉求与业主诉求”,是永远的博弈。如何实现运营为先,文化赋能的同时,还能确保项目实现有效运营?
2、关于超级活动,人人希望做,但难度却一年比一年大。是选择主题常换常新、诉求“新鲜感“,还是选择同一IP打造长线、持续迭代?如果是后者,如何维温、保鲜,在迭代中不忘初心、在本真中自我进化?
3、“超级项目+超级活动”=超级IP。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或者做一次容易,难得却是始终“坚持”。所以,试问文旅圈一个超级IP培育,企业又能坚持几年?
在云南
一年一度的“古滇家宴”
给出了答案
算上这次,老潘参加过四次(2018-2021年)古滇家宴。
这四次经历,老潘最大的感悟可以总结为“两个极少见”
第一,这是老潘参与过“极少的”将同一个主题持续举办4届的活动;
第二,这是老潘印象中极少的,每一次来同一地方却总有新鲜感,而且事后还能留下“不同记忆点” 的活动。


古滇家宴4th现场 罗罗拔四击青铜鼓


古滇家宴4th现场 哪里有酒哪里醉
究其原因,这也是古滇家宴始终坚持的“变与不变”!
首先,变的是形式与内容!
2018年的首次亮相,汇聚全国多位文化大咖,创造性推出“家宴”这一传统又现代的形态,并将“最云南”的理念推向世界;
2019年那场滇海大秀,将盛宴从味觉推向视觉,提出“探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的美学理想;
2020年疫情后的年份,回归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家园”精神诉求。
其次,不变的是“最云南”与“云南范儿”的底色!
四场古滇家宴,2018年是代言云南,2019年是展示云南,2020年是思考云南,而2021年,一场“家庭艺文社交实验”新玩法让“云南精神”与“家”更真实的联系在了一起!
综上就是一句话:古滇家宴4届所有的变,都是为了“云南生活、云南范儿”这个不变!
而2021年的这场古滇家宴,更不一样。
国内文旅项目,宏大叙事很多、理想描摹常见,但这些理念诉求,如何与业主们真实家庭生活连接、并产生共鸣?后者更难。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沉淀,古滇家宴越来越“大”,大的是它在行业中的存在感,它真切地成为了中国文旅地产界的大事件,成了云南文化的“大使者”。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
同样是经过三年的沉淀,随着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本身的成熟、业主粘性的增强,它有了足够的理由去“变小”:也就是它不再是一场曲高和寡的活动,而是细化到每个家庭的小细胞、每个人的小心思、每一年的小确幸!
如何做到?
答案是“100✖️100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这一次,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邀请了10组艺文家庭,他们来自艺术、文化界各领域,包括设计大师、知名乐团、策展人、作家、诗人等,这10组艺文家庭与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10组真实业主家庭配对。


古滇家宴4th 100✖️100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艺文家庭收到古滇家庭的10封邀请信,在家宴当日亲赴家中探访,先行开启一对一的“私密家宴”,以家庭美食为媒、展开一场关于“家”的话题探讨。
艺文家庭与古滇家庭,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达成了关于“家”的众多共识:
家,是真心的守护
家,是人与自然的共处
家,就是一场城市游牧
家,是一首有味道的歌
家,原来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最终呈现的地方
家,是一种融合
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
家,是自由之地
家,是爱与理解
家,是精神的归属
十个家庭有十个家的样子
一万个家庭便有一万个故事
而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家是多样的,家也是一样的!

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陆蓉之×孙花蕾家庭

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朱赢椿×宇轩/羽墨家庭


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程琳×谭海琼家庭

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白嵩×任聪泰家庭

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 HAYA乐团×马新瑞家庭
文旅项目倡导什么?
一个典型答案就是倡导“不一样的生活”。
项目的客群来自城市,他们承担着城市生活的压力,文旅项目固然可以成为他们一时的解压场所,但之后呢?文旅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不是注定被“割裂”分开?
“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铺哪里睡”
这是古滇家宴从第一年就对全中国传达的“云南范儿”,一年一度的生活方式盛宴。让来宾感受到“这就是七彩云南”。在此时,云南与云南之外的大城市生活,一定程度是界限分明的。
三年之后,云南与非云南,界限变得模糊。即使回到大城市,古滇所倡导的生活意趣、理念依旧在。在大城市里,依旧可以努力寻找自己的“古滇家宴“。
这是古滇作为文旅运营者,期望给这个时代带来的超越项目层面的价值。
文旅项目都有各自“或自然、或人文”的精神主张。但这种精神主张,面对业主,怎样才能做到不曲高和寡、而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所在地,是2000多年的古滇国故址,而云南本身也是一个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这也是“最云南“的一个显著特征。
那么,古老的部落文化,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契合点?其实“部落”,这个词本身就有“同一类人聚集”的意涵。在现代,部落文化则可以衍生为志趣、审美、价值观相同的人的精神家园。


古滇家宴4th现场 念云华老师《归鸟&太阳礼》
在2021年的古滇家宴,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邀请艺术家们以各自的专业,打造不同主题的装置艺术,用以现代手法,塑造出部落故事。
那么,现代部落,到底长啥样?
对此,各大艺术家们张开的想象力,让未来部落的精神在家宴现场展示的淋漓尽致。


古滇家宴4th“未来部落”展览开展仪式
《哪里有酒》的现代镜面装置,光影交互装置艺术等,让“部落文化”变得可触摸、更真实,从远古的物理生活空间,变成了现代的精神共同体。


古滇家宴4th 《 roof pavilion 屋顶中游》 建筑师|郭廖辉


古滇家宴4th 《NΦWHERE: 一个不存在的空间》 新媒体艺术家 | In_K


古滇家宴4th 《时间的剧场 – 光穿越一片雨林》艺术家|沈凌昊

古滇家宴4th 《口吐装置》当代艺术家|王轶琼


古滇家宴4th 《哪里有酒》 装置艺术家|王茂
而"新民族音乐发起人"阿朵老师、"书籍设计师,发现最美世界的慢生活实践者"朱赢椿老师、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巡边员”岩聪老师,共同成为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万物美好家园守护者”,更是让古典形态与现代生活的美学追求产生了共鸣。


古滇家宴4th 家园守护者颁奖仪式

古滇家宴4th现场 阿朵献唱
远古与现代,以“部落“的形式碰撞,并非是在这一次的古滇家宴中首创。
事实上,古滇名城作为一个成熟运营的文旅大城,在社群运营上,也是在以“现代部落”的形态去建设、运营。比如在古滇家宴现场奉上共创作品展的业主社群组织“拾光社”,就是以普通业主的兴趣聚集、生活方式聚集的方式,实现“一大座文旅城,一群群自己人“的部落形态,成为古滇人的精神家园。
古滇即部落,部落即古滇
古即是今,今致敬古
这就是”拾光社“这样的社群组织,为今天的“未来部落”文化理念提出,提前做出的社群铺垫。


古滇家宴4th业主家宴专场
自2018年成立以来,拾光社已经拥有十六大社群组织,制定了古滇公约,先后举办茶山行、生活季、邻里音乐会等上百场活动,凡此种种,就是把“过去和现在进行连接”的尝试。

拾光社业主合唱团
而拾光社为古滇名城业主准备的六大权益:
两大乐园终身免费权
康养配套10年免费享受权
拾光社社群活动专享权
诺享会会员专属折扣权
诺享生活家全装修服务体系
三大无忧资管服务体系
也仿佛古代部落为部落成员提供安全守护、生活保障那样,为“未来部落”的成员们承担起空间保障、生活保障、康养保障、资金保障等重任。
古滇家宴,是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立足于中国文旅业界最为独特的IP之一。
古滇家宴的进阶,也意味着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作为耕耘9年的文旅大城的进阶之路。
相比于普通文旅项目,老潘将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进阶总结为“三大升维”。
首先,是定位的升维,从开发者到服务者的升维。文旅项目,各有侧重点,大体可分为:侧重开发的是多数,侧重运营的少数。而在开发者、运营者之上的,则是立足于长线、真正与这里的生活者共生的“陪伴者”。也就是实现从开发-运营-服务的单向输出模式,到万物共生、陪伴一生的多向融合模式。
其次,关系的升维,从生意关系到生活关系的升维。不管是卖房子、还是卖服务,不管是卖配套、还是卖生活,始终还是基于“买与卖“的生意关系。而当一个项目从2012年研磨到2021、一场家宴可以连办四年、企业老板高管都亲自出席,项目本身着眼长线、深度陪伴的定位,已经足以被宾客和业界认可。
而项目在运营节奏上,首先让八大配套业态亮相,其后逐步完善昆明朵拉萌宠乐园、古滇·星旅客天文科学馆、博塑八千集·古滇营地等个性化小配套,再到以云南生活艺术研习社为代表的社群配套,企业与客户、业主之间的关系,从生意关系,升维到到生活关系。
其三,是品牌升维,从品牌力到情感力的升维。从临时性,短期性、营销性的品牌活动、品牌诉求,到像古滇家宴这样变成“常设性,长期性,IP性,情感性”的品牌动作,以及与古滇家宴平行的入滇记、古滇生活季的常设品牌计划,这则是情感面的全面升维。
就如同古滇的“家庭艺文社交实验“一样,老潘也想在这里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虚拟一次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与中国文旅界的有趣问答。
先请中国文旅同行文七彩云南·古滇名城:
1、古滇,是不是“不务正业”?
老潘为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拟定的答案是:正本清源,文旅才是正业,地产只是副业。
生活才是正业,硬件服务生活。
2、古滇,会不会曲高和寡?
这个答案,相信有足够的事实支撑:所有的艺术、文化,最后都落地于家庭、生活。正如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开发运营者“七彩云南”品牌创始人,昆明诺仕达集团创始人,集团党委书记老任总,每次古滇家宴都会携全家人出席一样,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一系列动作,从来就是这里业主生活的一部分。
3、古滇,还能持续多少届?
古滇家宴,以及一系列的超级IP的坚持,就是答案。
而随着古滇家宴4th重新确立“与万物共生的未来部落“这一新定位,古滇的故事边界,还可以扩展很远。
老潘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也要问中国文旅同行几个问题——
1、有没有一个贯穿操盘始终的口号、活动,或是理念?
2、当初给旅居者的生活承诺,有没有落地为运营的准则?
3、与所在的城市资源、在地的文化资源,是割裂还是融合?
4、是要给客户的,是“不一样的活着”,还是只是“换个地方住着”?
在老潘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中国文旅突破当下“做不长久、人设易碎、留不住人“等问题的方向。
就像“七彩云南”品牌创始人,昆明诺仕达集团创始人,集团党委书记任怀灿先生表达的那样,“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之所以将自身定位“美好生活供应商”,是因为希望“把云南多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胜景呈现给世界,把自然的美好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入在这个空间。”


“七彩云南“品牌创始人任怀灿夫妇共同点燃火龙
当“七彩云南”成为云南精神、云南生活的代名词,作为云南旅居文化倡导者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所承担的其实是云南文化输出者、云南生活代言者的角色,三年以各种方式表达七彩云娜精神的“古滇家宴”,则就此成为了一个发端于云南大地、影响遍及中国文旅、艺文界的一个现象级文化事件。这就突破了普通的“文化+旅游+商业+居住”的传统文旅运营窠臼。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一个习惯使用“大词”的行业,动辄人类文明、城市文化、建筑美学。而集聚了众多地产商、又天生更具故事性的文旅业,在这方面更是当仁不让。
但古滇家宴,却很不同,尤其2021届,宏大叙事的词汇少了,而关于家庭、家人的描述多了。
“家”的定义,被重新建构了。文旅项目本身要提供给它的业主,就是与传统不同的“更多可能”,在这里,传统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宠物家庭,都是“家庭”的一种代表,同时,他们也综合代表了家庭的多样性。
“家“的连接,被重新建立了”。100X100中国家庭艺文社交实验。这是链接了精神的家与实体的家,亲缘的家与文缘的家,艺术的家与生活的家。
“家“的想象,被重新展示了。五位艺术家对“未来部落”的艺术化呈现,其实就是试图展现出未来的家的另一种模样。
是家宴,更是情感连接;
是家宴,更是部落汇聚;
连续4届的古滇家宴,已经逐步成为文旅地产界运营力的一个典型IP,而这一次,它成为云南大地上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而第5届古滇家宴,又将如何?
这又已经成为所有参与家宴宾客强迫症式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