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 | 宠物行业相关公司2019年报系列解读(八)

新希望(000876)2019年年报笔记

公司简介

公司全称: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刘畅

董秘:胡 吉

公司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金石路376 号

近三年(2017-2019)营收分别为:625.69亿,690.63亿,820.51亿。利润:22.80亿,17.05亿,50.42亿

公司控股股东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的关系图

公司业务概要

主要业务:

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白羽肉禽、猪养殖、食品。

(一)饲料业务

饲料根据所包含营养成分的范围可分为预混料、浓缩料、配合料(或称全价料)。预混料就是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各类营养添加剂的混合物;在预混料基础上加入各类动植物性蛋白就形成了浓缩料;在浓缩料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各类能量类原料就形成了配合料。从最终的营养需求看,营养添加剂用量少但单位价值高,能量类原料单位价值低但用量大,蛋白类原料介乎二者之间。在2019年全国2.3亿吨的饲料中,预混料仅占约2%,浓缩料约占5%,而配合料占比则在92%以上。

饲料根据饲喂动物的又可分为禽料、猪料、水产料、及反刍料等。2019年全国饲料产量中,禽料、猪料、水产料、及反刍料分别占51%、33%、10%、及5%。公司的饲料产品包含上述所有类别。

无论是现有业务的提升创新,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都需要企业自身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支撑。大企业由于综合实力较强,在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继而引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饲料企业的数量从10,000多家下降到7,800余家,而单厂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却从460家上升到621家。

公司的饲料业务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第一的地位,其中禽料全国第一,猪料、水产料及反刍料也位列全国三甲。

 (二)白羽肉禽

公司在种禽繁育环节是国内第一大父母代鸭苗,第二大商品代鸡苗、鸭苗供应商,特别在种鸭繁育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

在禽屠宰环节,公司凭借每年约7亿只的禽屠宰量,约200万吨的禽肉产销量,多年来一直高居行业第一位。公司旗下的“六和”品牌禽肉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的指定禽肉供应商,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由于产销量较大,公司屠宰出产的禽肉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批发市场这一传统贸易模式进行销售。批发市场渠道可以帮助消化上游巨大的产量,但长期看不利于公司的禽肉树立品牌形象并获得更大的价值空间。因此,公司从2014年起大力推动禽屠宰实施“冻转鲜、生转熟、贸易转终端”的战略转型,一方面加大近距离鲜品销售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下游食品加工企业、连锁商超、连锁

餐饮等多种新兴渠道对接,降低对批发市场渠道的依赖,推动渠道升级。

(三)猪养殖业务

公司在养猪业务上起步相对较晚,但自从进入养猪业务之时起,就坚持高标准发展。公司在山东夏津投资建设的10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采用高度的自动化、集约化生产方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聚落式生猪繁育体系,致力于在国内养猪行业树立标杆。2016年2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养猪业务战略规划》,开始以夏津项目为模板,在全国更大范围市场,大力发展养猪业务。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国实现与储备了约4350万头的产能布局,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355万头,继续保持在全国上市公司的前4位。

(四)食品业务

公司的食品业务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在特定区域处于领先梯队。公司旗下的“千喜鹤”品牌猪肉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指定供应商,“美好”品牌猪肉制品的年销量在西南四省市排名第2,“六和”品牌禽肉制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公司在2016年收购的嘉和一品中央厨房业务也是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中央厨房之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最大规模带来强大的议价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规模是饲料企业生存的基础,饲料工厂规模越大,才能保证单吨的生产费用越低,保证原料的采购成本下降,因此规模是饲料行业最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公司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采购模式不断升级,专业采购能力持续提升。从2014年开始,公司进一步梳理优化原料采购体系,在不同层级以不同形式加强集中采购,通过新的管理平台,积极开展供应商体系梳理,与中粮、中储粮、吉林酒业、象屿、嘉吉、邦基、益海、大成等多家国内外优秀原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上游获得稳定可靠、物美价优的原料供应。非洲猪瘟等影响,原料市场变化错综复杂,饲料供应链体系快速打强原料行情研究中心,专业采购能力明显提升,持续升级玉米、豆粕、副产物等各品种采购模式。在玉米采购方面,择时择机扩大东北产地玉米收购,落地北粮南运策略, 2019年实现产地直采约70余万吨。在豆粕采购方面,把采购流量向头部企业集中,充分发挥集采优势,通过蛋白价差、跨区套利、物流散装、精准用料等措施降低成本。

管理层讨论

(一)一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各类饲料产品1,872万吨,同比增长168万吨,增幅为9.9%(全国饲料总量同比下降3.7%)。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猪料销量为398万吨,同比下降42万吨,降幅为9.5%(全国猪料同比下降26.6%);禽料销量为1,319万吨,同比增长230万吨,增幅为21.2%,其中市场化外销禽料为1,130万吨,同比增长154万吨,增幅为15.8%(全国禽料同比增长约17.1%);水产料销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13万吨,增幅为11.3%(全国水产料同比增长约0.3%)。实现营业收入424.31亿元,同比增加30.12亿元,饲料整体毛利率水平也得到同步提升,实现毛利润34.37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35亿元,增幅为14.50%。

营业收入构成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2017年中推出了2017-2021五年战略规划,以成为农牧食品行业领导者为长期愿景,明确提出了“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的战略目标。近三年来,在保持“五做”战略大方向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一些具体目标与措施要求,做出了滚动更新。

1、饲料业务,以家庭农场和规模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化的大厂打造、布局优化调整和技采产销四位一体高效率运转的运营模式升级,增规模,精产品,优结构,提盈利,夯实国内绝对龙头、全球保二争一地位,争做世界一流的饲料供应链领导者和动物营养综合服务商,在2022年突破2,800万吨销量

2、在白羽肉禽业务上,通过升级养殖基地、提高生产效率、创新营销模式、严抓食品安全,来重塑一体化模式,成为中国市场上总体规模领先、盈利稳健良好的中高端禽肉第一供应商,在2022年冲击10亿只屠宰量,并大幅提高自有商品代养殖与禽屠宰之间的规模匹配程度;

3、在养猪业务上,通过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猪,内部进行饲料、养殖、屠宰的合理配套,打造一体化种养结合的现代化猪产业公司,采用合作育肥与自养育肥并重的养殖模式,以安全生产和成本优化为导向,在国内力争出栏量前三,在2021年确保实现1,500万头生猪出栏,2022年确保实现2,500万头生猪出栏

4、在食品业务上,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通过爆品研发、渠道优化、生产提效、并购扩张等方式,为中高端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安全、优质、标准化的畜禽蛋白食材,为升级的消费者提供多品牌休闲肉制品、健康肉蛋白食品及高端肉食品,成为中国领先的餐饮畜禽蛋白标准化食材服务商和消费升级需求首选的肉蛋白食品企业;

5、在海外业务上,聚焦核心区域做深、做透,依托饲料主业,整合上下游链接点,向养殖、食品延伸产业链,做中国农牧食品企业国际化的标杆和排头兵,把海外业务发展成公司长期增长的第二极。

公司董事:

刘畅,女,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曾任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现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刘永好,男,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曾任希望集团总裁,第七、八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民生银行副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航,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公务员,昆明大商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北京厚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创始合伙人,南方希望董事,民生银行股东监事,民银国际副董事长。

李建雄,男,北京大学EMB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任公司董事,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邓成,男,硕士研究生。曾在新希望集团总部审计部工作,曾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公司副总裁、山东经营特区总裁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总裁。

员工数量

历史重大重组

公司于2011 年完成了体系内农牧产业重大资产重组的整体上市。公司置换、出售了公

司持有的"成都新希望实业"、"四川新希望实业"、"新希望乳业"的全部股权,置换、发

行股份购买了农牧类资产。该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的生产规模、盈利能力、行

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目前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品覆盖面最广

的农牧类上市公司,其行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公司力争打造"饲料生

产--畜禽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的产业协同一体化经营格局,从而有效地平抑畜、禽

养殖经营的波动性,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可控的、可追溯的产业内循环体系,保障饲

料与食品安全。

风险摘要

在排除掉偶发性疫情的影响之外,畜、禽价格波动主要取决于养殖供给量的周期性增减。因此畜、禽价格下行的过程本身也是行业里优胜劣汰、部分参与者退出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只要做好自身的养殖效率提升,使自己的养殖成本低于竞争对手,那么在价格下行过程中就能相比竞争对手仍能获得更多收益,或者经受更少亏损。当部分参与者退出,总供给量下降,价格重新上行的时候,公司就可能获得比之前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更高的回报。

汇率波动风险

当前饲料生产的原料全球化采购程度越来越深,饲料企业在玉米、大豆、乳清粉、鱼粉、DDGS 等国外供应为主的饲料原料采购方面,受到汇率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本公司相比国内同行的国外业务规模较大,在对外投资与国外的生产经营中,涉及的跨境资金往来与结算额度也越来越大,从而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成为牵引汇率震荡的首要影响因素,人民币汇率跌宕起伏,波动性显著上升,8 月初,人民币汇率十年来首次破“7”这个被视作人民币汇率的关键点位和重要心理关口,9 月至12 月,中美贸易摩擦形势有所缓和,美国推迟加征关税,人民币汇率重拾上涨势头,汇率再度回到7以内水平。这种上下震荡对公司的外汇管理带来了较大影响。此外,在公司现有业务的中东几个国家,由于东道国政局动荡与外汇政策调整,其本币对美元汇率也出现了较大贬值,给公司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2019年年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