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两星”之后,视频网站如何破局?

2015年1月1日起,根据相关规定,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俗称“一剧两星”,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4+X”政策正式退出电视剧舞台。

“一剧两星”对电视剧制播行业影响巨大,虽到目前,利弊尚未完全呈现,但是同期,飞速发展的视频网站,却从另一个方向,给“惊魂未定”的电视剧制播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电视节之光:视频网站放异彩

从第2015年上海电视节可以看出,视频网站俨然已经成为强势的购剧和播出平台,作为电视节主要交流阵地的白玉兰论坛,视频网站也参与到更多,如今年白玉兰论坛的首场活动,就是由上海电视节和腾讯视频联合主办的“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的电视剧新策略”,而次日的首场,同样是由腾讯视频发起的”明天的综艺节目“论坛。视频网站在电视节论坛唱起了主角,在几年前的上海电视节上,还是无法想象的,但如今,已然是电视节的风向标。

去年的上海电视节,腾讯视频就以“视频网站与影视产业第二次握手”为题,举办了白玉兰论坛,在论坛上,腾讯视频向影视产业链上的各个玩家诚挚喊话,希望通过紧密、开放的多方合作,改变视频网站作为电视台二次传播平台的但艺术性,并与产业链上的各环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整个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经过一年的时间,视频网站成长迅速,逐渐融入产业,拥抱产业,并成为影视产业生力军,而在“一剧两星”一系列政治调控背景下,面对电视剧行业目前存在的困局,视频网站身上也肩负了更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为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因此,2015年上海电视节,视频网站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风光无限,持续吸引了众多剧方的注目。在“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的电视剧新策略”论坛,到场嘉宾汇聚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制片”大拿”,这是一场视频网站与剧方的激烈碰撞,产生火花多多,撞击激情无限,或许一个剧播新时代,就此开端。

“一剧两星”之惑:是革新还是没落

在2014的上海电视节,“一剧两星”之后的展望成了热门话题,有关后继影响,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由剧售收入的减少而引发的明星降筹、电视剧制作成本压缩等预测性方向,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再看今年的电视节展览会场,能明显感受到前来参展的新剧目少了,,虽然还有一些大投资大制作的全明星阵容大剧吸引了诸多的目光,但显然总体而言,影视公司缩减投资预算的现象也是相当明显。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关乎“一剧两星”的热议。

有关“一剧两星”是否妥当,其实并非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但就在上海电视节期间,有关“一剧一星”的预测,已然成为下一个“预警”。在由腾讯视频主办的“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的电视剧新策略”论坛上,也谈到了有关“一剧一星”的内容,影视制片人、唐人影视有限公司总裁蔡艺侬表示,之前的“一剧多星”,包括现在的“一剧两星”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其他地方都没有,基本是“一剧一星”,这样观众的选择性可以更多.

当然,如果要实施“一剧一星”,对剧方而言售剧价格需要达到顶尖卫视的顶尖价格,这就要求制片方必须有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制作才可以拿下市场。著名制片人、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表示,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一剧一星”,需要大家都做好准备,“一剧一星”是可能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对版权的保护,对整个行业的保护,长远来看,其实是一件好事。

未来”一剧一星“的可能,其实对于视频网站的自制剧而言,已然是“一剧一星”的在行进中。论坛嘉宾网络剧编剧、导演、监制白一骢就表示:“目前的网剧更像是未来一剧一星的预演,因为我们要给网站做出差异化的内容,不管是从精度上还是题材本身的选择上都要做出不同的东西来,对于观众来说是选择内容,而不再是选择某一个台或者是某一个习惯的模式,最终还是追着内容走”。

当然,无论是“一剧两星”还是“一剧一星”,影响还是针对传统购片平台——电视台,有一句常见的调侃的话是:如果上帝把一扇门关上了,他一定会打开一扇窗。对于制片方而言,虽然”一剧两星“的政策,会对投资、拍摄乃至出售产生重大影响,但异军突起的视频网站,恰恰又带来了新机。

视频网站之魅:另一颗“星”

都说,“一剧两星”政策实行后,电视台、制片方、演员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打压,而视频网站却一扫阴霾,灿烂的笑了。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却反映了一定的现实,视频网站的兴起,视频播出平台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剧两星”政策的减压渠道,当视频网站的购片价格,已然与电视台购片价格持平的时候,不得不说,他们同样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星”,是意外收获,也是有备而来的“第三颗星”。

视频网站的媒体平台的功能化,不仅仅体现在作为一个购片的渠道,如今的视频网站俨然从广告营销、内容采购、内容自制、节目宣传、平台播出等各层面,不逊国内的顶级卫视,而电视台所缺乏的交互性、点播化、收费制,包括成为会员后的去广告功能,无疑都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收视”习惯,与其说视频网站是网络媒体中的重要分支,不如说视频网站是贯彻了互联网思维的电视台。

今次“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的电视剧新策略”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在论坛开场时也提到了有关视频网站的、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她说去年有一场特别热门的论坛,就是2014年腾讯视频主办的论坛,讲的是互联网跟电视媒体的握手,这个握手的意思其实是讲的传统媒体跟互联网之间紧密的接触。这一年大家都知道变化非常的大,现在来讲光讲“握手”已经有点落伍了,最新的词应该是互联网跟传统媒体之间的“拥抱”。一个“拥抱”虽然让人浮想联翩,但确实很恰当的形容了两种不同的媒体平台在社会的变革中,互相交融的态势。

既然视频网站已经具备了作为另一颗“星”的功能,而又不受“两剧一星”的限制,所以具备了很多的游离空间。因此,对于制片方而言,一部剧的网络版权销售,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当下,这是弥补“一剧两星”后成本回收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网络版权的独家销售,还是几家视频网站的分销,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一剧N星“的回归。

网络版权购买,虽然分担了制片方的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媒体的收视进行了分流,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视频点播量的不断走高,电视的开机率却一再下降,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视频网站在抢电视的份额,不过两个不同媒体平台的更迭确实在此消彼长。

作为已经被公认的另一颗”星“,视频网站对自己的认知,并没有局限于和电视台的对比,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视频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王娟就表示:其实腾讯这个平台基本是全中国互联网用户都可以覆盖得到,所以也会先天的认为腾讯视频就是一个全民覆盖的播出平台。因此,对于这个视频平台所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任务,也都是有深度的思考的。

腾讯视频之力:破局先行者

作为“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的电视剧新策略”主角——视频网站,不仅有破局的野心,也有破局的实力,如今的腾讯视频,俨然已经成为大剧播出的第一网络平台,一边是行之有效的”大剧营销“,一边是每天过亿的庞大而优质的受众群,由此也带来一系列的播出佳绩。

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视频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王娟在电视节论坛表示,腾讯视频的好莱坞影院收费业务在今年的增长速度是600%,这得益于腾讯视频的”好莱坞院线”在独家内容引进方面的眼光独到与有效营销,而对于国内剧而言,同样是亮点多多。

三年多来,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境内电视剧数量不断攀升,含分销剧与独播剧,2012年总计上线是110部,2013年是156部,2014年是323部,2015年至今已经上线134部,其中不乏播放大鳄,比如腾讯视频网络独播剧《离婚律师》的播放量达到了31.4亿,分销剧《武媚娘传奇》播放量达到了21.4亿,都显示出了强大的平台用户容积。

今年最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在遇上腾讯视频这个大平台,可以说是“珠联璧合”,获得超高的播放率及商业回报率也在预想之中。但说到这次大剧运营,腾讯视频并未止步于自身的优势,而是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在前期预热、互动升温、衍生加分的诸多环节中做足了功课,确保用户“看得酣畅、玩得尽兴”。广告主正是看到了腾讯视频大平台上吸引来的优质用户群体,能够达到并超越预期的营销目标,竞相火热追投,最终达到了近亿的广告投放量,这是投入与产出比的优质化呈现。

与此同时,腾讯视频的自制节目,也在马力全开,不仅多档综艺节目网络热播,一批高品质自制剧也创下了良好的口碑,《暗黑者》、《微时代》、《我为宫狂》、《名侦探狄仁杰》等等,已然是常规大剧的阵容配备和制作水准。

正如本次论坛主持人王丽萍所说,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小看,同时网络剧也从最早粗制滥造、三俗的网剧,开始走精品化路线,而且已经出现了单集制作费超过400万的高级网剧。视频网站开始真正进入行业的上游,这是一个创新的全新影视产业的制播模式,如果哪个电视从业人员不把互联网放在眼里或者不把视频网站放在眼里,意味着就要被淘汰。

注:

本文为战台烽在参加2015年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所写观察稿,在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开幕之际再次发出,希望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的电视剧行业又有了新的变化,可以让大家继续以“发展”的眼光看整个行业的动态,本来,这个时代就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前进,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些回顾与总结,借鉴与参考,今年的白玉兰论坛,马上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