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隐恶扬善,执两用中全文,翻译赏析
相关推荐
-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5.6.7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对中庸之道的不明或不行的原因,要想行道必先明道.虞舜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力行中庸之道.人们由于受物欲的蒙 ...
-
语音版《中庸》赏析(5)执两用中
<中庸>赏析(5)执两用中 各位网友,<中庸>第五章,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在全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们在上一讲顺便学习了.今天学习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
-
中国哲学智慧 | 执两用中 过犹不及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中"的观念.梳理先秦典籍中出现的"中"字,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 ...
-
稻盛和夫的灰度意识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最新演讲,触摸着企业家的敏锐神经 稻盛和夫的灰度意识 六祖慧能坐化之前,弟子们依依不舍,也有些彷徨惶恐.没有师父指导的日子该咋办?六祖知道了弟子们所想.于 ...
-
剥苔主胃阴虚(肖春宏老师)
剥苔主胃阴虚,此种舌象之病,治疗难易取决于"剥苔"周围舌苔情况,象图中所示的白厚情况就难治,为什么呢?因为存在矛盾,舌中间剥苔部分主胃阴虚,"剥苔"周围之白厚苔 ...
-
《中庸》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诗>曰,"衣锦尚絅(1)."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 ...
-
《中庸》圣人的伟大之处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 ...
-
《中庸》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天下有三重蔫(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蔫者(3),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4),建诸天地而不悖 ...
-
《中庸》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 ...
-
《中庸》真诚是没有止息的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 ...
-
《中庸》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 ...
-
《中庸》国家兴亡,必有征兆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注释] (1)前 ...
-
《中庸》从一个方面下功夫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 ...
-
《中庸》至诚可参天地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 [注释] (1)尽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