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关于戴口罩的“灵魂9问”你都清楚吗?地坛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出品 | 北京地坛医院

审稿专家 |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 宋蕊

编辑 | 胡鑫

作为防控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口罩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我们已经戴了一年多口罩,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正确佩戴口罩的要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宋蕊提醒,忙碌了一年需要放松身心,但为了防范狡猾的新冠病毒,还必须时刻绷紧保护自己的那根弦,确保口罩的正确使用和处置。她选取了9个关于口罩佩戴的问题,一一为大家解答。

1、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口罩选择有不同?

阻止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就是戴口罩。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口罩选择大不同,根据防护级别从高到低排序:N95(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其他各式口罩>不戴口罩。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口罩。比如独自散步、驾车的情况下不需要戴口罩;去购物、用餐及其他非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空间狭小场所或进入医疗机构时,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选用。

无论怎样,公共场所戴口罩比不戴口罩有益于对我们的防护。有条件可以根据场所来选择,没有条件,就是有什么口罩就戴什么,总之,戴比不戴好。

2、戴两个口罩更安全?

可以肯定地说,佩戴两层口罩不仅不能增加安全性,还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

口罩的设计已经保证戴一个就能有效防护,如果戴两个口罩,口罩之间可能因摩擦造成移位。因此,只要选择好适合自己脸型大小、质量合格的口罩,戴一个口罩足以。

3、回家先洗手还是先摘口罩?

一些人外出回家后,通常先摘掉口罩再洗手,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洗手、摘口罩、脱下外衣、再洗手。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双手在清洁前触摸脸、口、鼻和眼睛。

注意,摘口罩时只需接触口罩边缘、耳挂线,不要跟口罩有大面积接触。因为口罩外表面可能附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果摘口罩时接触其外表面,又没有及时洗手,可能造成接触感染。

4、打了疫苗可以不戴口罩?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一定要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的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所以,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除了正确佩戴口罩以外,还要坚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1-2米),以保安全。

5、口罩能否重复使用?

如果口罩只是短暂戴了半小时、1个小时,没有明显污渍,且完整性、气密性都没有问题,可以再用一次。回到家中,注意不要把口罩随意放在桌子上,可以挂在挂钩上。如果口罩有明显污渍、戴的时间较长或被水汽浸湿,建议丢弃,更换新口罩。

6、使用后怎么处理?

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用过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应视做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7、儿童佩戴什么口罩?

儿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方法和成人是一致的。需要强调的是,因为儿童尤其是低龄的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所以一定要买适合孩子的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孩子的口罩。

8、怎么区分口罩正反面?

医用外科口罩分为内中外三层,通常外层防止液体飞溅,内层为吸水柔软面,戴反是会影响防护效果的。口罩的正反面可按照以下方法区分。

首先是触摸,柔软的吸水面朝内,粗糙的防水面朝外;其次看鼻梁金属边沿,金属裸露面朝外,包裹住的面朝内;第三是看耳挂线,裁缝的线一般在外面;最后可以看看颜色,白色朝内,有颜色的面朝外。

9、过期口罩还有效吗?

口罩是有保质期的,一般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有效期是3年,医用防护口罩的生产有效期是5年。一旦超过有效期,口罩的过滤效率及防护性能就会降低,使用过期的医用口罩无法保证可以有效阻隔病毒。公众在使用口罩之前,务必查看是否仍在有效期内。但是,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口罩,过期口罩只是防护效果降低,也可以临时用。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戴上口罩并不意味着万事无忧,一些不讲究的小动作会让病毒趁虚而入。佩戴口罩后如果需要调整,应尽量触碰口罩边缘,并且立即洗手。需要暂时摘下口罩时,应该整体摘下,千万不要随意将口罩拉到下巴处,否则口罩内面会被下颌处暴露区域污染,再次佩戴时就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道路千万条,口罩第一条,防护不到位,亲人两行泪。做好个人防护,是战胜疫情的关键。除了正确佩戴口罩之外,勤洗手、多通风换气、与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少聚集都是有效的防疫措施。

(0)

相关推荐

  • 你缺的不是N95,而是人心,请把它留给有需要的人!

    一个坚持原创的平台 / 总有一篇文章会暖和你 武汉加油 [每天歌曲]今天的歌曲来自 似锦 的点播 [由你来定] ● ● ● 疫情爆发后戴口罩已然成了常态化,但是走在马路上能看到很多人都戴着N95口罩, ...

  • 冠毒盛行之时如何用好和用对口罩

    一场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全国人民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视,口罩也成了当下紧俏用品,不少朋友认为我在医院工作,身边应该有很多的口罩,其实我也是捉襟见肘.如何合理的用好口罩.用对口罩以及节约用口罩也成为当下亟待解 ...

  • 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区分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仅适用于一般诊疗操作时阻隔操作者口腔和鼻腔呼出的污染物,即是没有侵入性操作时使用,临床医院人员在工作中一般佩戴这种口罩.可以,基本也满足我们普通人的需求了.医用外科口罩具有良好的防水 ...

  • 每个口罩累计佩戴勿超8小时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目前,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勤通风等做法,不仅是针对新冠病毒的防护措施,也应该作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具体应该怎么做?广州日报 ...

  • 赵政:戴口罩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口罩避雷指南

    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范 晓 编  辑:高少卉 导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时期,走亲访友到见"屏"如面,这一年无论身处何处,我 ...

  • 预防病毒感染我该选择哪种口罩

    口罩的使用原则是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在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需要佩戴口罩.不同人群应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场合合理选择和使用口罩. 普通公众:在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例如公共交通 ...

  • 狐大医 | 癌症的发生与家庭如此密切!看看这些致癌因素你们家中占几个

    出品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 | 胖熊 编辑 | 胡鑫 家庭对于癌症影响深远.一家人朝夕相处,不良的生活习惯.糟糕的生活环境......长期"放纵",癌症可能就悄悄来到身边 ...

  • 狐大医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锌?听听营养师怎么说

    出品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作者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 崔铭萱 编辑 | 胡鑫 锌缺乏是全球营养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锌缺乏?锌缺乏该如何治疗呢?我们 ...

  • 狐大医 | 三分钟看懂孩子发烧怎么办?你的经验很可能是错的

    出品 | 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三科 裴云霏 编辑 | 胡鑫 每逢小孩生病,都会让爸爸妈妈感到焦虑不安,尤其是遇到发烧,更是让人手足无措,但很多父母或者老人都会给孩子使用一些&quo ...

  • 狐大医 | 长期吃素能防癌抗癌?合理搭配才是真

    出品 | 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陈海富 编辑 | 胡鑫 俗话说"病从口入".但很多时候,食物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饮食方式出了问题. 比如,长期高盐饮食容 ...

  • 狐大医 | 都是食盐,加碘盐、无碘盐和低钠盐有什么区别?买错费钱又伤身

    出品 | 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山西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高文莉 精品翡翠源头直供,一件也是批发价,支持鉴定 广告 编辑 | 胡鑫 加碘盐.无碘盐和低钠盐有什么区别?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不起眼的调料在 ...

  • 狐大医:警惕这个“吃”出来的癌症!

    喜吃烫食?爱喝热茶?无辣不欢? 出品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 | 胖熊 编辑 | 胡鑫 逢年过节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涮火锅.吃烧烤--各种大鱼大肉轮番上阵,所以说,人逢佳节胖三斤是有一定道理的 ...

  • 狐大医 | 夏季必备!不仅能健脾除湿,还有这5大功效

    出品 | 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张阳阳 吕小燕 编辑 | 胡鑫 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了一个旺盛生长的季节.这时人们会在立 ...

  • 狐大医·WHY | 新冠疫苗会导致疱疹发作吗?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吴施楠 近期,<风湿病学>杂志一项新研究指出,有6名自身免疫病患者在接种辉瑞新冠疫苗后出现带状疱疹,这是疫苗新的副作用吗? 以色列海法特拉维 ...

  • 狐大医 | 为何越来越多的女性被这种病盯上?自我防护指南请收好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房疾病首位.这是一种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以25~45岁为发病高峰.患者自觉乳房胀痛,尤以经期明显,经后消失或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