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别出心裁的绝句,采用通感手法,给人一种神奇的艺术享受

(0)

相关推荐

  • 杨万里的两首绝句,清新朴实,美如画卷,更令人百读不厌

    2020-08-19 立秋已经很久,时节也快到三伏之末,可是每天依然烈日酷暑.挥汗如雨.黄昏后的池塘边,蛙声鸣噪.荷花香飘,情侣们纸扇轻摇.细语悄悄,总算可以暂时躲避生活中的各种烦扰. 不过夏季也是一 ...

  • 杨万里的两首绝句,笔调诙谐,出语自然,更令人深受启迪

    2020-08-29 闲暇时间阅读古诗词,既是一种欣赏和体悟,又是一个逐渐探寻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诗词中的内容有些外显.有些内藏.比较显露的是文辞,蕴藏较深的是志意.所以语言文字是读者窥见诗词立意的一 ...

  • 杨万里:夏日绝句

    [宋]杨万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杨万里集笺校>卷七) [赏析] 宋朝人爱花,杨万里大约是其中最笃者.他赏别人的花,也赏自己的花,为了不 ...

  • 绝句的布局手法有哪些

    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八法: (一)起承转结(合)法 它是按照事物的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在一首诗的四句的具体运用.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 ...

  • 【诗词学堂】通感手法的九种类型·诗评万象

    [诗词学堂]通感手法的九种类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 ...

  • 通感手法的九种类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和诗 ...

  • 唐代刘希夷的一首佳作《晚春》,采用衬托手法,跌宕起伏,最后两句更令人暖心

    诗歌创作既需要深情,又讲究技巧.没有情感的作品,味同嚼蜡:技巧娴熟的诗歌,语妙天下.朱熹曾主张,写文章需要源头活水:黄庭坚也认为,诗歌创作需要兼收并蓄.重视个人感悟.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的诗词经常蕴含理 ...

  • 【雷池诗社】明哥○日志《绝句的创作手法:赋比兴(笔记三)》

    一.古诗中的三种创作手法:赋.比.兴 (一)赋.比.兴,最初的源在诗经或楚辞.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先秦诗歌的双璧,为现实主义的源头.浪漫主义的滥觞. 诗经和楚辞有什么区别 ...

  • 【诗词微塾】通感手法的类型(上)

    诗词微塾 通感手法的类型(上)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 ...

  • 【诗词微塾】通感手法的类型(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和诗 ...

  • 通感手法的类型(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