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心中的淅川民歌(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一)
相关推荐
-
鸡鸣三省荆紫关
前言 南阳第2天 荆紫关镇 旅行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查看地理标志来进一步了解一个城市.南阳有一处河南.陕西.湖北三省交界的荆紫关,本次南阳之旅,必定要去淅川荆紫关听豫剧.秦腔.汉调. 交 ...
-
屈原的故乡在淅川县丹阳古城
淅川丹阳不仅是楚国始都,而且是楚国的宗庙所在地,更是屈原的故里. 屈原的故乡在淅川县丹阳古城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1 屈原的故乡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白亭文化积淀深厚.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珠联璧合,奠定了白亭作为滔河古镇的文化根脉.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文/朱吉红 郑重 ...
-
风雨新家园 相望泪双流——上世纪淅川移民迁安邓县档案(淅川文化探索之七十一)
1969年,国家将蓄水位提高至155米,高程147-157米高程之间居民面临再次搬迁.1969年春天,武昌会议召开.会议由"长办"主持,河南和湖北两省派代表参加.会议总结了前几批移 ...
-
青海支边,淅川究竟死亡伤残多少人?(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一)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库工程正式开工.长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河南省政府要求淅川县尽快安置库区移民.但是,由于库区移民数额巨大,淅川县尚无具体解决办法.1959年1月,南阳专署召开支援边疆建设会议 ...
-
《诗经》中的淅川印象(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九)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诗经>不是哪一个人创作的,而是由民间流传的歌谣搜集而成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淅川有哪些民间文艺作品 ...
-
揭秘,淅川孙膑洞原来是大有来历的(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五)
作者声明:此文为田野先生原创作品,严禁不署名转载,侵权必究. 坐祥谷的青龙山上有一个洞,叫孙膑洞.洞内宽敞,可容数十人.洞外有一桃园,约数百平方米.一到春天,几百棵桃树开了花,粉红粉红的,像一楼晚霞落 ...
-
淅川老县城的城墙究竟是啥样(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四)
编者按:本文采写于2004年,刊发于7月5日<南阳晚报>,有删改.那时候,我在老城镇政府工作,张文清老人就住在镇政府附近.他讲述的淅川老县城城墙的几次变迁,其实就是一部小城春秋.(本文图片 ...
-
别具风味的荆紫关八大件(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
荆紫关明清古街有一个菜馆,名叫聚德轩.聚德轩经营的菜品主要是以荆紫关八大件为主.因为荆紫关"八大件"是荆紫关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淀起来的深厚的饮食文化,是民间红白喜事的基本宴席标准 ...
-
一位老人记忆中的老县城杨泗爷庙(淅川文化探索之九十二)
全景玉,男,58岁.在淅川县老城街开一理发店.他,白发,平头,擅长修面.一把剃头刀,在人的脸上.耳上滑过,轻飘飘,麻酥酥,特惬意. 我是地地道道的老县城人,祖宗八辈都住在城里.自小在老县城跟师傅学手艺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一:淅川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战争?重要的都在这里!
丹江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是沟通中国南北的黄金水道.丹江和淅水冲积而成的淅川.板桥川和顺阳川等三川平原,土地肥沃,宜人居住,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收集整理:田野,图片来源于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油 ...
-
注目佛光瀑(淅川文化探索之八十九)
不信佛,但佛光瀑的神奇景色令人神往.注目佛光瀑,在佛光普照中,品出一种心境,一种希冀. 佛光瀑位于淅川坐禅谷风景区内.古人也称水濂洞,是香严寺古八景之一.瀑布长110米,高15米,堪称华中第一瀑.无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