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证分阳明、太阴』人体出现的里证最典型...
相关推荐
-
里证说要
作者/马培锋 河北省沧州二院 随着对表.里及表证(表证都是寒证,无热证,以恶寒症状识别)的认识逐渐清晰,慢慢对里证(里证或为单纯的热证,或为单纯的寒证,当然可有寒实.热实,但绝无寒热错杂者)也认识清晰 ...
-
《伤寒论》中涉及喘证的五汤证
在<伤寒论>中,涉及的主要喘证有五个: 1.麻黄汤证一一寒邪闭表,肺失宣降的无汗而喘 2.小青龙汤证一一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水寒射肺(外寒内饮),咳而微喘(无汗) 3丶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36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一条仲师又对比了大柴胡汤证跟陷胸汤证,实际是对比少阳阳明合病跟阳明病. 病家 ...
-
(四)大承气汤——阳明腑实重症,阳明悍热,阳实伤阴,
6腑实燥结--杜雨茂医案 王某,女,13岁.初诊(1973年6月14日):患儿于六日前病外感,次日发烧,最高烧至39℃,经用西药治疗,至第六日烧才退,大便自发烧之日起至今五日未解,曾用过果导等缓泻西药 ...
-
从阳明表证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引 言 时至今日,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临床已经得到非常广泛地运用.从对期刊文献的调查来看,其临床运用的有效报道,在皮肤外科方面有慢性湿疹.红皮病型银屑病[1].接触性皮炎.药疹[2].痤疮[3]. ...
-
手阳明太阴
过在手阳明太阴: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是清代医学家 柯韵伯的理论 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 阳明.太阴的病变规律 1"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病理特点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而当中的, ...
-
王四进经方讲座-99-柴胡桂枝汤,太少两感,阳明太阴两感,真武汤,糖尿病
第九十九讲 讲于2014年3月23日 有一位六十五岁的老年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头晕三年了,伴随头痛.恶风.常年口苦.头顶热,走路时或坐着往下躺的时候就眩晕.到医院里查不出问题来,吃了扩张血管的药也 ...
-
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以两经合病为主,可从阳明太阴、少阳太阴入手,单经病变可从少阳、厥阴病入手。...
结论:调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总体疗效与舍曲林相当....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患病率较高,以焦虑抑郁共病.单纯抑郁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评分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因 ...
-
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等同于厥阴病吗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20天. <伤寒论>厥阴病是难解之谜,为千古难题,历代医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还是有很多的疑惑. 在胡 ...
-
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与厥阴病如何鉴别
我在基层用经方-2021-09-20 第276期 每日一期,每日更新 公众号:我在基层用经方 <伤寒论>厥阴病是难解之谜,为千古难题,历代医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还是有很多的疑惑. 在胡 ...
-
伤寒论里太阳、阳明、少阳病是什么意思,中医重要人体循环理论
黄帝内经之阴阳别论-3 经常听说伤寒论,里面有什么太阳.阳明.少阳,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很奇怪的名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太阳.少阳.阳明与厥阴.少阴和少阳.太阳和太阴发病都是什么症状,原因是什么,知道了 ...
-
诗集‖華~阳明『我的采桑子』
微信搜索关键词:522小窝 華-阳明诗集 [采桑子-格二(添字)] 年代:2016-4 时间:1604080900 凄凉年代情无罪, 打趣不会. 独等春姿, 岁月蹉跎, 笑命捡挑迟. 梧桐树有三更雨, ...
-
『古方新解』发汗不彻转阳明
<伤寒论>185条云:"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对于"发其汗,汗先出不 ...
-
十、伤寒汗出而渴者(此处之口渴,不是阳明里证的口渴,是水气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73
十.伤寒汗出而渴者(此处之口渴,不是阳明里证的口渴,是水气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73 [郑论] 按汗出而渴,是太阳寒水从毛窍而出,不能滋润肠胃,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