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亢则害,承乃制
相关推荐
-
剖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大泻汤、大补汤的方剂按五味五行理论模拟气候状态制方
大泻汤方(包括小泻汤方) 君药 臣 臣 佐 所生之补方(实则泻其子) 用量 3 两 3 两 3 两 1 两 1 两 1 两 大泻肝汤 枳实(金中木) 芍药(金中土) 干姜(木中土) 甘草(炙) (土中 ...
-
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3-2 五行学说之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在<内经>中充分赋予了它的医学内涵.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的观点主要出自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
-
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这一章在往年的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在历年考试中分值占相对较多,但是理解和掌握难度并不大,所以在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本文把本节重点知识做一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五行学说的基 ...
-
五行生克制化(二)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隔一相克,亦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复克土.依次递相克制.制约 ...
-
天地六六之节· 标本之应· 亢则害承乃制
本文乃张介宾所注<素问·六微旨大论>上部分.言天文地理之六六之节.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 ...
-
尚先早课|刺之害,针之宜
上句两见于<灵枢>,一为<九针十二原>,一为<寒热病>,所言事同.<九针十二原>曰:"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l ...
-
尚先早课|三气杂至,两神相抟
上句见<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此言风.寒.湿三气混合侵犯人体而 ...
-
尚先早课|厚德清静,府精神明
厚德清静,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敦阜,言土气太过.敦,厚.阜,土山.敦阜之纪,即土运太过之年.土主长 ...
-
尚先早课|阴平阳秘,阳杀阴藏
上句见<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
尚先早课|视其目色,察其病形
上.下两句皆与疾病诊察有关,但侧重点不同. 上句见<灵枢·四时气>:"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睹其色,即望其面色.察其目,即望其目.通过 ...
-
尚先早课|正气,虚邪
正气,一般指人的生命活力,也称真气.如<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离合真邪论>:"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 ...
-
尚先早课|常气,定息
常气与定息均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常气,指脉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所谓平人,指 ...
-
尚先早课|逆顺肥瘦,寿夭刚柔
本句以<灵枢>两个篇名为对. 逆顺肥瘦,为<灵枢>第三十八篇篇名.逆顺,指经脉循行及气血运行的不同方向.肥瘦,言形体的肥壮与瘦小.本篇着重讨论了经脉的走向与规律.气血滑涩及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