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海上赤魔——赤潮

什么是赤潮

1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绿潮)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的成因
2

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的污染密切相关。携带各种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的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入海,导致海区富营养化,是诱发赤潮的基本原因。如果海水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铁、钴等微量元素,再遇到合适的气温、盐度、光照等自然条件,赤潮就很容易产生。

中国赤潮的分布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赤潮的高发区为:渤海湾、大连湾、长江口、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

2007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次,南海10次。累计面积约11,610平方公里。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重要原因——生物因素海洋蜉蝣微藻等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聚集
赤潮产生的危害
3

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而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其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着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害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和死亡。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再次是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鱼、虾、贝的大量死亡。

01
使海洋生态平衡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02
危害人类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3
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如何防治
4
1
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

  ①应重视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②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

2
人工改善水体

  如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浅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篱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可利用挖泥船、吸泥船清除受污染底泥。

3
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
4
要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经船只和养殖品种的移植带入养殖区。
例 题

图1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图2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

(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

(1)80 

(2)南 黄

(3)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4)淤泥质海岸 堆积 滩涂养殖、晒盐、风电场、旅游等

【解析】

END
(0)

相关推荐

  • 90%海胆死亡,20000条鲑鱼丧命,如果你想看灾难的模样,这就是了

    在电影中,我们无数次看到艺术家设想的世界末日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看看类似的灾难,那么就来日本北海道吧,在这里的沿海地区,大量死亡的海洋生物会告诉你什么是人间惨剧. (图片说明:北海道海边大量 ...

  • 注意!这样的海水可能有毒,被污染的海鲜也不要吃!严重可致命…

    本文专家:刘雅丹,研究员,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 一说到海,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样的画面: 或者是这样的: 然而在大家关注海鲜海洋之时,也是赤潮频发之 ...

  • 水母: 沧海变幻,唯我独尊

    水母遍布地球所有海域,即使在因人类过度捕捞而生物减少.污染严重的海域,它们也能欣欣向荣.水母连大脑都没有,却能轻巧地捕捉到猎物.它们有时是海中的美景,有时却是致命的毒器. 水体越污染,水母越昌盛 全球 ...

  • 渤海海域首次发现搁浅抹香鲸!计划制作成塑化标本留在大连

    发稿时间:2021-02-28 07:4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大连市长兴岛海域发现搁浅的抹香鲸,这是有记录以来抹香鲸首次出现在渤海海域.经海洋生物专家辨认,它是一头成年雄性抹香鲸.鲸长 ...

  • 马耳他海域发现一条形似透明的鱼,实际并不是鱼类,而是一种樽海鞘

    探索海洋是人类一直在不断进行着的,因为海洋世界还有很多神秘又奇特的生物,值得探索.而近日在马耳他海域,一位潜水员Raniero Borg就发现一只非常奇特的生物,这生物很像一条鱼,但身体几乎完全透明, ...

  • 什么是水污染?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什么是水污染呢?在环境学领域,有一个重要名词叫&qu ...

  • 日本北海道出现“红色幽灵”,90%海胆死亡,未来5年或无海胆可捞

    形容海水一般都用"蓝色",这是人们眼睛看到的海水的颜色,然而,9月下旬以来日本的北海道东部海域海水却变成了橙红色,显然这里的海洋水质发生了变化,而且,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

  • 你知道海洋上也有自然带吗?

    和陆地表面相比,广大的海洋水域,表面均一,海洋表层的温度.盐度.气体组成.表面水层动态以及海生生物的分布等也都具有纬向地带性.但由于海洋水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巨大的运动性,故海洋地带性的表现不如 ...

  • 微专题——海上“赤魔”遇上咸潮

    什么是赤潮 1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 ...

  • 【高考微专题】霍霍巴

    温馨提示: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霍霍巴是生长在北美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喜高温,耐旱性强,不耐寒,喜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霍霍巴种子提取的霍霍巴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 ...

  • 微专题:山体效应

    轻轻松松学地理 新教材,新高考!本公众号面向地理教师.学习地理科的同学.地理爱好者等人群,致力于高中(初中)地理课件.练习.思维导图.地图.答题模板,知识总结,地理能力技巧提升,地理知识延伸等材料的创 ...

  • 微专题三 我国能源战略

    --灯还是那盏灯,电不是那种电 一.能源安全战略背景: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试从国内能源利用现状.及国际形势两方面分析我国能源危机的原因. 1.从国内能 ...

  • 【高考地理微专题】农业覆盖技术之地膜覆盖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 一.塑料地膜的积极作用 ①提高土壤温度 有效积温增加,生育期相对延长,提高产量(不同颜色增温效 ...

  • 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考情分析]年份考卷考查内容2020Ⅰ卷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Ⅱ卷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2019Ⅰ卷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Ⅱ卷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 ...

  • 备战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微专题01 经纬网的判读-

    视频号 END 本微信号试题电子版及答案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

  • 微专题02 方向的判定-备战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

    视频号 END 本微信号试题电子版及答案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

  • 2021年微专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微专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情分析]年份考卷考查内容2020Ⅰ卷地形对葡萄种植的影响Ⅱ卷地形对流水侵蚀的影响Ⅲ卷地形对河流侵蚀的影响2019Ⅰ卷地形对铁路线分布的影响Ⅱ卷地形对干热气候的影响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