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海上“赤魔”遇上咸潮

什么是赤潮

1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绿潮)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赤潮的高发区为:渤海湾、大连湾、长江口、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

2007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次,南海10次。累计面积约11,610平方公里。

赤潮的成因
2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重要原因——生物因素海洋蜉蝣微藻等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聚集
赤潮产生的危害
3
01
使海洋生态平衡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02
危害人类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3
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如何防治
4
(1)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

①应重视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②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

(2)人工改善水体

如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浅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篱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可利用挖泥船、吸泥船清除受污染底泥。

(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
(4)要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经船只和养殖品种的移植带入养殖区。

咸    潮

什么是咸潮

1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

咸潮主要由旱情引起,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咸潮发生时氯化物含量升高。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当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因此咸潮发生时江河下游的水盐度高,不宜饮用、灌溉。

咸潮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2

咸潮多发于河流的枯水期,这时淡水河流量不足,水位较低,海水比较容易倒灌入河。

咸潮主要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较为常见。

咸潮的成因

3

自然原因

①降水少是咸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区域降水少,河流流量变小,河流水位下降,从而导致咸潮上溯。②风向:风对咸潮影响较大。若风向与海潮方向一致,可以加快咸潮推进的速度,扩大它的影响范围。

③天体引力:由于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具有吸引力,导致海水出现涨潮、落潮现象(潮汐)。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河水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强度主要受河流流量和潮水上涨幅度影响。在'初一、十五涨大潮'时,潮水上涨幅度大,海水上溯距离远,河水中含盐度也较高。

④此外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加剧咸潮蔓延。虽然海平面上升相对缓慢,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人为原因

①河床无序挖沙:滥采河沙导致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易引发咸潮上溯,且上溯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②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入海水量减少,加剧咸潮上溯。

咸潮的危害

4

危害人体健康:水中的盐度过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饮用。
影响生产生活:水中盐度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其中一些企业会被迫停产。
导致环境恶化:咸潮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给沿海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的防治措施

1

①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

②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调水以淡压咸是现在比较有效的应急办法。

③加强河道管理
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珠江全流域加强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④节约用水
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应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咸潮的危害。

地理试题中的赤潮、咸潮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观音铜像面朝东面大海,是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图甲是我国沪杭甬大湾区部分区域略图,图乙是舟山普陀山观音铜像。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入海河流水量不足,海 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材料三    彩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最常出现在雨过天晴后,在天空中与太阳遥遥相对。

(1)简述沪杭甬大湾区设立的有利区位条件。

(2)推测图示区域咸潮最可能发生的季节,并说出咸潮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3)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简述其主要原因。

(4)夏日雨过天晴的午后,观音菩萨可能“迎着海风看彩虹”,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对外开放程度高;政策支持。

(2)冬季       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水质下降。

(3)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

(4)正确,

因为白天陆地相对热,海洋相对冷,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观音菩萨面朝东面迎着海风;夏日午后,太阳方位在西南方天空,彩虹位置在太阳的相反方向,观音菩萨面朝东面可能看到彩虹

2.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造成河道水体变成,即形成咸潮。例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咸潮来临时,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自来水会变得咸苦,难以饮用;长时期饮用氯化物含量多的水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应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广大群众也应注意节约用水。

(1)说明我国沿海河口处咸潮易出现的季节及原因。

(2)试分析近年来咸潮加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易出现在冬季。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海水易倒灌入侵河道。
(2)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河流沿岸人口多,对水的需求量大;中上游大型蓄水引水工程使河流入海口处淡水补给不充分;受经济利益驱使,河口处非法挖沙现象严重,使河口处河床变低。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外递减(2分);河流入海口处生产力较高(1分)。

原因:近海水深较浅,光照充足(2分);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2分)

(2)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8分,答对4点得满分)

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我国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赤潮现象。下面为中国近20年沿海危害较严重的赤潮事件及分布图。

描述我国东部沿海赤潮多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渤海沿岸多于黄海沿岸的原因。

参考答案:

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

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海域封闭性较强,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赤潮55次,累计面积6 076平方千米。其中,渤海13次,累计面积217平方千米;黄海8次,累计面积4 242平方千米;东海23次,累计面积1 427平方千米;南海11次,累计面积190平方千米。

材料二 2011年中国近海各月赤潮发生次数

(1)根据材料说明2011年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述赤潮带来的危害。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气温较高的4到8月(春季和夏季);高发区为东海;面积最大区为黄海。(6分)

(2)造成渔业、水产养殖业损失巨大;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海洋旅游。(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海洋灾害除了赤潮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2分)

(2)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较________(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分)

(4)简析赤潮发生的人为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风暴潮 海啸 巨浪 海冰(任选两个) (2分)

(2)5月 日照量大 水温高(3分)

(3)低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2分)

(4)大量生产、生活污水入海;沿海海水养殖业发达,饵料污水增多;人类活动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沿海航运发展;外来有害赤潮种类引入。(4分)

(0)

相关推荐

  • 位于北美洲东部的圣劳伦斯湾,为什么表层海水盐度相对偏低?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为15℃,从而使得地球表面分布有大量的液态水,地球表面分布的水实际上都不是纯净水,而是溶解了一定盐分的溶液,只不过有些水中的盐类物质很少,我们就称为"淡水", ...

  • 几十年来青海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有一天会漫过大山流向大海吗?

    2020年1月1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内陆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水位在2019年度上涨0.56米,已经连续15年上涨,从2005年开始到2019年总共上涨了3.11米!业内专家表示,青海湖水位上涨,有利于周边 ...

  • 高中海洋地理知识归纳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 a-大陆架.d-大陆坡.f-岛弧.b-海沟e-洋盆c-海岭(洋中脊) 2.海底地形的形成 3.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4.海水表面平均盐度的分布规律 注:影响 ...

  • 六种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特征

    用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体会 来助推渔业发展提振产业效益 一.江河水 l.水体更新快 江河水长年保持流动,水流不断更替,其更新期较其他陆地水体短,水流与地表物质接触时间不长,水面蒸发小,因此与其他陆地水 ...

  • 例析高考|浮游植物

    (2017年全国文综试卷Ⅲ综合题7-9题)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内陆水体浮游植物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水温较低的春季和秋末春初适于甲藻和硅 ...

  • 什么是水污染?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什么是水污染呢?在环境学领域,有一个重要名词叫&qu ...

  • 每日一题:河口锋

    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会形成较明显的界面,在界面附近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指标变化显著,这种现象称为河口锋.墨累一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河流,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下图),其河口锋的形成 ...

  • 微专题——海上赤魔——赤潮

    海 上 赤 魔 什么是赤潮 1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 ...

  • 2022届一轮复习|主题探究式课件微专题19 河流的开发中问题-以咸潮和水华为例

    2022届一轮复习|主题探究式课件微专题19 河流的开发中问题-以咸潮和水华为例

  • 【高考微专题】霍霍巴

    温馨提示: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霍霍巴是生长在北美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喜高温,耐旱性强,不耐寒,喜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霍霍巴种子提取的霍霍巴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 ...

  • 微专题:山体效应

    轻轻松松学地理 新教材,新高考!本公众号面向地理教师.学习地理科的同学.地理爱好者等人群,致力于高中(初中)地理课件.练习.思维导图.地图.答题模板,知识总结,地理能力技巧提升,地理知识延伸等材料的创 ...

  • 微专题三 我国能源战略

    --灯还是那盏灯,电不是那种电 一.能源安全战略背景: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试从国内能源利用现状.及国际形势两方面分析我国能源危机的原因. 1.从国内能 ...

  • 【高考地理微专题】农业覆盖技术之地膜覆盖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 一.塑料地膜的积极作用 ①提高土壤温度 有效积温增加,生育期相对延长,提高产量(不同颜色增温效 ...

  • 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考情分析]年份考卷考查内容2020Ⅰ卷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Ⅱ卷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2019Ⅰ卷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Ⅱ卷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 ...

  • 备战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微专题01 经纬网的判读-

    视频号 END 本微信号试题电子版及答案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

  • 微专题02 方向的判定-备战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

    视频号 END 本微信号试题电子版及答案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