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五条行为规律,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你会处理得更明智
相关推荐
-
心理账户决定你会花多少钱:所谓的深思熟虑,其实是思维陷阱
你觉得自己靠谱吗?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当然,我说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办事都是有条不紊的,怎么会不靠谱呢?但有这么一本书,偏偏从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揭露了我们内心不少看似靠谱,实则不靠谱的想法. 这本 ...
-
如何利用行为经济学,来为我们的产品服务
作为一名PM,无论你是C端,还是B端,都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范畴的内容,所谓的"世事洞明",也正是这个意思,只有你足够的了解人性,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普遍规律,才能更为精准的把握用户 ...
-
4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帮你更好地设计产品
本文作者将为你介绍几个常见的且能应用到产品设计的行为经济学知识.enjoy~ 前段时间看了些和行为经济学有关的书籍,很巧的是,看完后发现 理查德.塞勒因为行为经济学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 ...
-
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第03周:用户-偏见偏好
011.现状偏好 即使改变现状更有利,也不愿意改变的心理.提高客户的"改变"成本,利用现状偏见,化解现状偏见,是商业世界众多怎么办的问题解药. [倾向于保持现状,所以前期抢用户是多 ...
-
今天你付尾款了吗?——扒开买买买背后的心理陷阱
发布时间:2020-11-01 时针指向11月1日0点0分. 直到"剁手魔鬼"李佳琦喊出"冲啊,尾款人",上了微博热搜,我才惊觉:什么?不久前才付了定金,这就要 ...
-
收益赎回,留本继续,这样合适吗?
且慢用户-huangrh 2020年10月14日提问 有点收益了,想把收益部分赎出来,留本继续,合适吗? 投资有收益了要不要先赎回收益,留本金继续?这是很多人实际操作中会想到的问题,它还有个孪生兄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者偏误:行为金融学
156.前景理论: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理论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理性投资者都会选择那些期望效用最大,风险低的资产,但是忽略了人的非理性,以下这些特质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决策和判断: ...
-
平讲平说2532期:相亲时要不要带闺蜜,行为经济学发现了有趣的规律,工作生活中都用得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32期# 有一本行为经济学的著作非常值得一读,这本书的名字叫<思考,快与慢>,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在这本书里边有一 ...
-
师生必知的十五条课堂规律
师生必知的十五条课堂规律
-
“双减”之后,一定要配套做好尊重教育规律的工作 | “双减”进行时
民小编说 "双减"文件颁布之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师.家长非常关心自己该如何应对.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办法就是一个--尊重教育规律.学校要尊重教育规律,研究提高教育 ...
-
一个人就一个人:人到中年,应该如何看待友情、工作和生活?
人到中年,有了家庭孩子,再看到这个书名,有些抵触,但如果你因为这个书名而错过这本书,就太可惜了.我看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刘同,虽然一直觉得他写的都是快餐小说,但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到<你 ...
-
离开了工作和生活的修行,毫无意义
在王阳明看来,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01.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11岁的王阳 ...
-
怎样才能让你的工作和生活事半功倍呢?
说到自我提升,很多人都会想到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成长.但其实除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知识永远都学不完,活永远干不完,钱永远赚不完,但你的生命却是有限的.下面的这些事实 ...
-
为什么中国人不容易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工作与生活要分开.在私人生活中不被打扰,这在中国本身就是逐渐浮现的一种新意识,是一个新的群体孜孜以求但尚未实现的权利--甚至是一种特权,因为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常常不 ...
-
UC头条:最健康的跑步方式: 控跑量、练力量、睡眠足、平衡工作与生活
点击加载图片 撰文/柳条来源:马拉松助手 跑步被公认为是最健康的运动之一.对于很多跑者来说,去跑步就是为了健康,不仅是身体的锻炼,还有内心的修行. 特别是这几年马拉松赛事在中国太火了,吸引了很多人加入 ...
-
工作与生活
人的一生应是多样的,要工作.也要会生活, 切不可为工作所累.工作可以使一个人高贵, 但也可能把他变成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