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岭的记忆(1)

(0)

相关推荐

  • 人间│ 是没抵达的存在

    七月过去了,八月也过去了.江城在九月的时候开始下起了雨,被炙烤了一整个夏天的天空,终于在一个气温温吞的下午,使江城的每个街道都铺满了湿漉漉的水汽. 周末的下午,老街的人们借着下雨都待在了家里偶尔疲懒一 ...

  • 大姑,你好

    大姑,你好 1930年7月8日,韩复榘与阎锡山两支部队在山东昌邑解家庄.葛家庄一带交战,弹如飞蝗.两村老百姓扶老携幼,四处奔跑,眼见当兵的边追边开枪,很多人倒地身亡.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正领着两岁的小 ...

  • 大学报到,是一场特殊的成人仪式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表妹考上了西北一所大学,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谁送她去大学报到,合计来合计去,同行的大人有七八个,姨妈和姨父作为父母肯定全程陪同 ...

  • 十指连心姑侄情

    自从我刚记事的时候,模糊的记忆中见过小姑几次面,后来听奶奶说小姑远嫁山西了,至于婆家为啥找那么远,不得而知.奶奶说我还有大姑和二姑,我没见过面,可惜大姑二姑都因生病没治好,都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大姑去 ...

  • 仲秋前夕,忙碌的日照男人

    一 早上还想睡懒觉, 无奈河东狮吼狂: 起来, 串门子去! 二 赶紧爬起一收拾, 大包小包车子装. 这个,你大姑, 这个,你二姨, 这个,隔壁老王, 这个,南庄子老李 ...... 三 匆匆忙忙上了车 ...

  • 寻根之旅​

    寻根之旅 诗晴雨 摄影:水易居 故事发生在40年前.那年我刚刚高中毕业.工作没有着落,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这空档期,回老家去看看. 老家在河北,路途遥远.父母可能不太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家独行,一直没 ...

  • 大丈岭的记忆之:想做他的孩子

    点击上方"蓝字时光如棉"关注我们吧! "你家有几口人?" "晴天两口,阴天一口." 这是好久好久我才明白的一问一答. 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男人, ...

  • 大丈岭的记忆之七十年代的暑假

    喜欢就点"时光如棉"关注我吧! 麦假过后就开始盼望暑假了. 树上的叶子绿得发黑,麦茬玉米长到膝盖,树上的知了叫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暑假终于盼到了. 其实,那时候暑假也叫伏假.入伏了,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年糕

    进了腊月门,娘都会赶集买当年的黍米,我知道今年的年糕又有的吃了. 北方的年糕主要用的是黍米,也就是大黄米.淘黍米,俗称"淋米",就是洗米的意思.淋米用温水,淘出沙土,把干净的黍米放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饽饽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饽饽了. 在我看来,蒸饽饽是春节前最有仪式感的事了. 前几天刚扫了屋,家里收拾干净了,娘头一天泡好"引子",今天早晨蒸饽饽这巨大的工程就开始了. ...

  • 大丈岭的记忆(续)

    大丈岭美食之豆豉酱 今天早晨,我又跟老娘确认,到底是叫"豆豉酱"还是"豆水酱"? 从小到大,我都跟着娘叫豆水酱.那不管应该叫什么,还是叫豆水酱吧.娘在,还是她说 ...

  • 大丈岭的记忆(后记)

    这几天我被大丈岭的热情包围了.这热情从大丈岭出发,扩散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 一直被后台的留言感动着,写5的那天眼泪一直流,眼睛一天都是湿的.大丈岭人的善良.淳朴让我感动.平凡如我,只不过搬运了一段文 ...

  • 大丈岭的记忆(7)

    那些大丈岭的大人物之张本万 离开这些年,大丈岭有一些人总出现在脑海里.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还在丈岭生活着.可无论在哪里,他们的形象总栩栩如生地存活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棵棵老树,扎根在大丈岭的 ...

  • 大丈岭的记忆(6)

    那些远去的繁华之集市和山会 大丈岭的集是阴历的逢"一".逢"六". 也就是每隔五天一个集. 大丈岭的集市主要在南北街.最兴旺的时候,北头到火车站的东西街,南头到 ...

  • 大丈岭的记忆(5)

    那些难忘的青涩时光 大丈岭曾经是我们当地的教育中心. 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丈岭上初中.那时是在老初中校园. 那时的同学记住的不多,可能年龄小的缘故.任课老师记得几位.最难忘的是体育课上刘老师那句:以林蕾为 ...

  • 大丈岭的记忆 (4)

    那些忘不掉的味道 大丈岭街上有几个做吃的摊子,有的风雨中存在了几十年,有的早已不见踪迹.可味蕾是诚实的孩子,吃过的美食再多,还是给记忆中那些味道留有一席之地. 三十年前,每到赶集,丈岭南北街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