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学诗词】(十)怎样区别平仄

(0)

相关推荐

  • 入声字辨别规律

    (一)凡b.d.g.j.zh.z六声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 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j:及级极吉急击 ...

  • 诗路花语|梅振才:辨别古代汉语仄声字

    编者按: 本文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梅振才先生主编的<诗词格律读本>一书.梅振才,广东台山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全球汉诗总会名誉会长,纽约诗画琴 ...

  • 【细嚼慢咽学诗词】词句的平仄

    词句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或基本上用律句.我们在讲近体诗格律时已经介绍了五言和七言的各四种句式.词句虽然比诗句复杂得多,包含从一个字到十一个字的各种句子,但三字以上的句子,绝大多数都是在近体诗五言或七言那 ...

  • 押韵:诗歌以此区别于其它文体/细嚼慢咽学诗词(二)

    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是在韵文创作中,在句末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样会使韵文读或朗诵时产生音乐感.抑扬顿挫,吭亢有力. 什么叫韵脚?就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韵母的地方.比如,五 ...

  • 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细嚼慢咽学诗词(一)

    第 一 节 平仄 所谓格律,就是写诗词的规律和规矩.格律诗词讲平仄,是格律诗词的特点之一.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了.古风不讲平仄,骚体诗不讲平仄,汉乐府也不讲平仄,现代新诗也不讲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诗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二)律句与粘对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一)汉语四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九)对仗之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八):大、小忌

    格律诗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七)用典

    所谓典,就是经典著作.哪些书是经典著作呢?在清代以前,四书五经就是经典著作.再比如二十四史,也是经典著作.用典,就是运用经典著作的历史典故作诗. 用典不是格律中的知识,而是写古典诗词的手段与方法.为了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六)十三辙

    上一节,我讲了粘与对,知道了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就是:第一二句是对,即平仄相对:第三句跟随第二句一样的平仄是粘,即粘住了第二句.然后依次类推.但是在写诗词的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只想着平仄相对,则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