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小取
相关推荐
-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两千余年前动荡变革的华夏大地上先秦诸子的思想熠熠生辉,用百家争鸣开启了中华文化思想的先河:儒家讲仁爱.道家求自然.法家重刑法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七:其它哲学流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七:其它哲学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上述儒.墨.道.法.兵,各家哲学流派之外,还有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哲学和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吕氏春秋>的 ...
-
冯友兰:惠施的相对论
惠施是宋国(在今河南省内)人.我们知道,他曾任魏惠王的相,以其学问大而闻名.他的著作不幸失传了,<庄子·天下>篇保存有惠施的"十事",我们所知道的惠施思想,仅只是从此& ...
-
战国时代名家的名实之辩
战国中期学派之争激烈,名辩思潮兴起,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特征的一个学派,以惠施的"合同异"和公孙龙的"离坚白"为两大主要派别,后期墨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 ...
-
这家种羊养的不错,个个精品,马、香猪、斗鸡、羊,搞的像动物园
这家种羊养的不错,个个精品,马、香猪、斗鸡、羊,搞的像动物园
-
《墨子全鉴》大取
大取--兼爱天下,尽利苍生 [原文] 天之爱人也,薄①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也,厚于小人之利大人也.以臧为其亲也②,而爱之,非爱其亲也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
-
《墨子全鉴》修身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②: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 ...
-
《墨子全鉴》所染
所染--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①.舜染于 ...
-
《墨子全鉴》法仪
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 ...
-
《墨子全鉴》七患
七患--仓之备粟.库之备兵.城之备全.心之备虑乃国之必"备"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①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②,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 ...
-
《墨子全鉴》辞过
辞过--只有节制各自的欲望,才能使国家因"节俭"而昌盛 [原文]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①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 ...
-
《墨子全鉴》三辩
三辩--追求音乐越繁复,治理天下的功绩就越少 [原文]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①,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