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元璋打算迁都老家凤阳
相关推荐
-
朱元璋为何想将都城从南京迁至西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国历史上通常都是南方打不过北方,最后由北方统一全国.明朝是比较特殊的,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由南至北打下了天下,开创了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明朝最初以南京为都,后来朱棣即位后才 ...
-
安徽凤阳:一个本有机会成为明朝都城的地方,为何被朱元璋放弃?
稍微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在朱元璋.朱允炆执政期间的都城是南京,朱棣以武力夺取地位之后,将都城迁往自己昔日藩王府所在的顺天府(也即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北京),将南京作为陪都,依旧在南京保留皇宫与六 ...
-
推荐| 傅守乾:凤阳中都城和朱元璋
凤阳中都城和朱元璋 文/傅守乾 雨后的凤阳中都城西华门和午门外,绿地青草萋萋,树叶青翠欲滴,视角所及,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盛开着,争奇斗艳,在鲜花丛中行走的采风人群小心翼翼地迈着步伐,生怕碰落了娇 ...
-
中国落差最大的城市:原本即将称为帝国首都,却沦为一个小县城
说起安徽凤阳,恐怕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关于这个地方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在这里的小岗村,拉开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序幕:另一件大事,是在元末出了一个朱元璋,以风卷残云之势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建立的 ...
-
朱棣为何迁都北京?是为了完成朱元璋的遗愿吗?
永乐十八年九月,朱棣下诏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那么,朱棣为何决定迁都北京?是为了完成朱元璋的遗愿吗? 一.朱元璋晚年一直想迁都北方 明朝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后,并没有马上决定 ...
-
朱元璋登基后在建都问题上的纠结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那么,大明的都城定在哪里呢?是应天吗?此时朱元璋尚在纠结,还没有最终决定把都城定在应天. 有很多人支持定都应天. 在渡 ...
-
朱元璋营造的凤阳中都,为什么又废弃了?
公元1375年4月,朱元璋带着一班文武大臣,旌旗整齐,仪仗威严,天子鸾驾,春风得意,回安徽凤阳老家,给自己父母扫墓,并视察中都皇城营造情况. 凤阳中都皇城遗址,1969年,历史学家王剑英发现并发掘 1 ...
-
历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我们上周说到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的派徐达为主帅的第二次北伐,虽然可谓是深入两千余里的历史壮举,然而此役不但损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也折损了数万大明的精锐之师,这让朱元璋有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
-
历史故事——朱元璋与南京盐水鸭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朱元璋在世期间,不仅留下洞林寺.庐山竹林寺.观星楼.南京花牌楼.南京老城南.皇帝井.品蟹亭.明功臣墓这些历史遗迹.还留 ...
-
朱元璋打算迁都,派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朱标回京师后不久病逝
朱元璋打算迁都,派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朱标回京师后不久病逝
-
历史故事——朱元璋逐渐成为起义军统帅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等人起兵造反攻打进入颍州,而韩山童却被元朝官吏拘捕处死.韩林儿与其母杨氏则逃至武安山中.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到处寻找韩林儿,最后在砀山夹河找到了他, ...
-
历史故事——朱元璋攻占集庆
我们上周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军渡江.当时,康茂才屯驻采石,扼守长江.朱元璋便派军攻打,但都被康茂才击退.后来,常遇春将康茂才诱出,以伏兵将其部下精锐尽数歼灭.康茂才聚集残军,又在天 ...
-
历史故事——朱元璋与张士诚开始相互吞并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就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杨宪,本名杨毕,是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在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市)后,他投奔朱元璋.深得赏识居幕府.掌文书.朱元璋在给张士诚的信中写道:&qu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于龙湾
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又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今江苏南京).昨天我们说到,面对陈友谅强悍的大军,朱元璋百番思量之下,决定在龙湾这个地方迎战陈友谅的军队,龙湾这个地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开始统一江南
我们昨天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后自尽.关于张士诚的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张士诚到了应天府后,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平定福建陈友定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朱亮祖率数万军队攻破天台.台州,打得方国珍之弟方国瑛大败而逃.他追击至黄岩,降服守将哈儿鲁,夺取仙居等县.而后,朱亮祖又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