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新型人工心脏,带给患者新希望
相关推荐
-
首例“中国心”植入术患者康复出院
8月31日,34岁的刘先生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出院.他腰前的背带里装着一个"心脏"体外控制器,通过一根电线管道连接至体内,两侧还有两块电池 ...
-
河南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新型人工心脏手术
10月8日,全球首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植入术"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43岁的心力衰竭患者马先生重获"心"生,这标志着 ...
-
拥有全球唯一获FDA批准上市的全人工心脏,Syncardia如何为国内同行树立标杆?
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脏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手段,但人体心脏供不应求.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保守估计我国约有400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全国35家(不含港澳台)心脏 ...
-
研发首款“磁悬浮”人工心脏,完成2200万美元融资,BiVACOR正在成为行业潜力股
重症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因为心脏供体极其有限,因此心脏移植不能成为惠及大众的医疗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刚性需求,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里 ...
-
心擎医疗:由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出发,打造危重症生命支持平台
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之一,被称为心血管行业"皇冠上的明珠".自1937年苏联科学家Vladimir Demikhov首次成功为狗安装人工心脏以来,这一领域一直受到各国 ...
-
增加心肌细胞中的新型lncRNA可抑制心力衰竭的进展
来源:科技部 202-07-15 12:11 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熊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种新型lncRNA,即Care ...
-
[首藏作品](5794)中国造人工心脏 带给患者“心”希望
体积更小.摩擦更少.血液相容性更好中国造人工心脏带给患者"心"希望李 迪 陈 科作为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手段,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10年生存率可达70%.目 ...
-
陈根:人工“软骨”,模仿自然的新型承重材料
文/陈根 软骨是关节周围的软纤维组织,软骨覆盖在关节的两端,比如,人体的膝盖,让它们顺利地相互移动,而不会磨损下面的骨组织.软骨为人体提供免受行走.跑步或举重产生的压缩载荷的保护. 现在,<华尔 ...
-
陈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可随心脏长大而变大
文/陈根 对心脏瓣膜病病人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而言,"换瓣"手术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除了一些实验例外,大多数心脏瓣膜置换是由经过化学处理的动物源材料制成的,这对于接受心脏 ...
-
陈根:人工甜味剂,导致菌群带上致病性
文/陈根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代替蔗糖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大部分人工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热量的糖. 第一种被人类使用的人工甜味剂 ...
-
陈根:基因疗法助力失明患者,得以计算斑马线数量
文/陈根 当前,基因疗法作为一种可以实现治疗性蛋白的长期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治疗方法,由于可以实现治疗传统药物不能治疗的疾病,或大幅改善治疗疾病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无论是基因编辑还是基因 ...
-
陈根:人工智能加速成药,助力胃癌治疗
文/陈根 胃癌作为一种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极高的三大癌症之一.全球胃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小于10%,每年约有78万人死于胃癌. 其中,发病数量约占胃癌1/3的弥漫性胃癌属于基因组稳定型癌症,但 ...
-
[首藏作品](5665)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李 迪 本报记者 雍 黎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受访单位供图记者近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接受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 ...
-
陈根:新型全息投影,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
文|陈根 在 1977 年的科幻大片<星球大战>里,莱娅公主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向卢克天行者和欧比旺发出求救信息.其它几部续集里,机器人 R2-D2 提供的全息影像也没太大改变,本质上只能用 ...
-
陈根: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提升8.5倍
文|陈根 从日常食物到工业原料,淀粉都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来生产商业数量的淀粉.但是,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涉及约60个代谢反应及一系列复杂的调控,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