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5794)中国造人工心脏 带给患者“心”希望
相关推荐
-
同心医疗:替代心脏移植,人工心脏还要走多远?
不久前,相信大家都关注过一条关于人工心脏的新闻:"美敦力以11亿美元收购HeartWare,以巩固和弥补自己在该领域的缺失."HeartWare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工心脏企业,在此之前 ...
-
拥有全球唯一获FDA批准上市的全人工心脏,Syncardia如何为国内同行树立标杆?
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脏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手段,但人体心脏供不应求.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保守估计我国约有400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全国35家(不含港澳台)心脏 ...
-
累计融资金额超5亿元,CorWave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打造心脏辅助设备?
近日,心脏辅助装置研发商CorWave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者包括M&L Healthcare Investments.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 ...
-
这颗“中国心”!太燃了!
重症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因为心脏供体极其有限,因此心脏移植不能成为惠及大众的医疗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刚性需求,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里 ...
-
研发首款“磁悬浮”人工心脏,完成2200万美元融资,BiVACOR正在成为行业潜力股
重症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因为心脏供体极其有限,因此心脏移植不能成为惠及大众的医疗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刚性需求,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里 ...
-
陈根:新型人工心脏,带给患者新希望
文|陈根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心脏循环障 ...
-
[首藏作品](5665)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李 迪 本报记者 雍 黎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受访单位供图记者近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接受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 ...
-
[首藏作品](6167)人工肝: 替得了疾病肝脏,斗得过新冠病毒
本报记者 张佳星关注人工器官发展①编者按 近日,<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通过专家论证.该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医疗设备行业重点发展的七大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包括人工 ...
-
[首藏作品](5311)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风险更高
逾300万病例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风险更高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项涵盖逾300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可能性几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
[首藏作品](7030)人工分子机器实现主动吸附
二○一六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再突破人工分子机器实现主动吸附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由美国西北大学化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表面科学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一种名为机械吸附的新吸附机制.研究 ...
-
[首藏作品](7065)“人工视觉脑”植入助盲人重现视觉
"人工视觉脑"植入助盲人重现视觉科技日报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最新一期<临床研究>期刊发表的研究摘要,美国和西班牙研究人员使用硬连线的假体成功地为一位失明 ...
-
[首藏作品](6397)“中国智造”让生物样本存储更安全
无人值守.一部手机实时查看信息"中国智造"让生物样本存储更安全生物样本库是融合生物样本实体.生物分子信息以及样本表型数据的综合资源,对于开展人类疾病的预测.诊疗,以及物种资源保护. ...
-
[首藏作品](6250)《智造美好生活》:科学联姻艺术,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
<智造美好生活>:科学联姻艺术,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本报记者 马爱平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催生了科学纪录片这一独特类别.中国的科学纪录片从承载全民科普任务的科教片中脱胎而出,以科学和人文的双视 ...
-
[首藏作品](6076)这条跨海高铁创多项“中国造”之最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钦 醒 金 伟近日,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建设工地传来喜讯,全线控制性工程湄洲湾跨海大桥主塔成功封顶.该桥全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度1 ...
-
[首藏作品](6427)青年人成为“中国天眼”的中流砥柱
青年人成为"中国天眼"的中流砥柱◎本报记者 陆成宽"我在FAST工作已经将近16年.""2008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到FAST团队."&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