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砚铭文化中镌刻与墨拓的科学试验性讨论一一“金石学”之一翼

2019己亥,以书消暑,应约为创作砚铭《画史札记》书写札册46件,历数古今中国画史上重要之人、事、物;挥手瞬间,已成系统。由朱兴初、陈辉、袁建初、常宗林、朱金国诸君总其成。朱君担纲总擘画;陈君、袁君分任篆刻铁笔;常君担责铭刻墨拓;朱君复任全套传拓之劳。一事之成,竟合风雅君子五子合力而成,“金石学”之再出发,遇此石先生列阵佳物,幸也何如?遂为记。
【标准1】
镌刻与拓墨的对比:失真度检测,笔意的充分表达一一这是“重振金石学”中对镌石、传拓技术水平高下的重要判断依据。
【标准2】
书法小札中尤其是极细线在砚石镌刻中刀锋转接的意趣、亦即是崇尚“有笔意”。仅事“刻凿”即使技术熟练,但不通书法篆刻者,不能为也。比如电脑机器刻制,无生命力;一般工艺美术从业者,于此亦多难悟之。但只要认真揣摩,看看吴昌硕《沈氏砚林》的镌砚水平,即知其中奥妙。
【讨论辨析3】
全砚初成后与朱、袁、常、朱诸君的讨论。牵涉到砚坯质地、镌刻技巧、墨拓水平诸问题。
1 初入手时,有歙石而非淄石。其质硬,运刀不易。镌、拓制作未精,遂返工重做。
此为第一次拓墨,未熟练。因石硬度高,亦未见笔意。
镌刻没问题,拓墨有问题之例:墨不匀,细笔湮灭,导致失真。
【其他诸刻拓俱佳者】
【精品之刻拓】
【后记】

“重振金石学”西泠印社已提倡二十年,今后将被归入“大印学”格局中,会有更大的发展。“镌刻”与“墨拓”技艺,一直是我辈金石学中人最关心的内容。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陈振濂己亥力作《画史札记》拓片精选

常宗林篆刻与砚铭艺术工作室 2月10日

陈振濂先生2019年创作《画史札记》46帧,是对中国绘画史的总结,自上古《夔凤人物图》至清代《以色代界任伯年》跨越几千年,对中国绘画史上的重点人物、艺术风格、传承做了详细的叙述。《画史札记》不仅书法精炼更是一部中国绘画史的通鉴,是陈振濂先生近年来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书法和艺术评论价值。

颐斋砚铭/中国画史札记·目录

【上古】

1《夔凤人物图》

【六朝】

2“顾陆张吴”

3青绿之法

4传移模写

5比例

6展子虔

【唐】

7“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8王洽泼墨

9王维

10鞍马科

11吴道子画嘉陵江

12“落墨法”

【宋】

13父子画家

14“鬼面皴”

15重色

16李公麟

17花鸟画

18“文湖州竹派”

19苏东坡

20“米点”山水

21宋人院画

22《宣和画谱》

23梅兰竹菊

24“马一角夏半边”

25“减笔”梁楷

【元】

26一代全人赵松雪

27元初皴法大备

28王蒙“密体”

29“大痴”“倪迂”

30倪王画长款

【明】

31《庐山高》

32吳门画派

33陈洪绶

34锦衣卫画家

35“青藤”/“青主”

36董其昌“南北宗”说

【清】

37八大极简

38“四僧”

39王麓台

40“没骨”恽南田

41华喦

42《画谱》

43“界画”始末

44《画中九友歌》

45海派

46以色代界任伯年

(0)

相关推荐

  • 相逢金石——名家题跋拓片展

    相 逢 金 石--名家题跋拓片展 金石传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技艺,它的发展历史就是民族传统技艺生动的创新史,伴随着金石学和书画艺术的发展,金石传拓艺术已经成为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经典.传拓的标准是清晰 ...

  • 米家山水与米芾的新装

    抄袭死全家 复制黏贴死全家 米芾能在北宋的文艺圈一直活着而没被打死真的是一件奇迹. 抄袭死全家 复制黏贴死全家 米芾因个性怪异,举止颠狂,人称其为米癫.天天穿唐朝的衣服玩cosplay,时而作出一些魏 ...

  • 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中的精髓,传统文化中的仙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节气歌>,歌中所唱的内容就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记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立春.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母亲节: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孙娟的书房"设为星标

  • 画家汪意丰——在中国文化中创作当代艺术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之处,对之应有更客观准确 ...

  • 立夏时节的“5大俗语”,上古农耕文化中的大智慧,句句上讲

    文|农情万家 导读:立夏之初,农耕文化中的立夏"5大俗语",与农业息息相关!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升",今天是2021年立夏后的第五天,立夏在二十四节 ...

  • 传统文化中数字的秘密

    数字 数字是神秘文化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基本要素.在逐步摸索发展中,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混混沌沌的世界中先是结绳记数,然后又发展到'书契',春秋时代,祖先们不但能写3000以上的数字,还有了加法和乘 ...

  • 童俊:中国文化中的女性身份认同

    *文章为书籍<情感依附>后记,现已取得童俊老师授权,并经由童俊老师校对修订后重新发布 中国文化下的女性身份认同 (Mother, Infant,and Woman's Identity, ...

  • 中国古典园林:古代文化中的绝顶画作

    在世界园林史中,中国古典园林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绝顶画作.与西方园林景观不同,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独树一帜,也被称为"山池". 那么中国的古典园林究竟有 ...

  • 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文 | 孙娟 授权转载自 孙娟的书房(SJDSFSJ)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自己的面子和对外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做事情的动力来自于此,所受的伤害也来自于此. 一切他人,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关系.身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