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年殇【征文】
相关推荐
-
年味渐浓岁末至,儿时的春节记忆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年味渐浓岁末至,儿时的春节 作者: 杨爱妹,来源: (ID:tsgsc8) 一.冬之雪 进入冬至节,便能听到孩子欢快的"数九"歌,不仅小朋 ...
-
匆匆那些“年”
本文作者:郭利军 忙碌之中,忽而又一个大年来临,不禁问自己又要过年了,什么感觉?想想其实如食堂电锅里开锅的小米粥,小米粒熙熙攘攘上下翻飞,金黄浓香,但很多人离不了,很多人却弃得掉,虽说营养价值高,但总 ...
-
木易 | 忆父亲
忆父亲 文|木易 上午第一节刚上课,二哥出现在教室外,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我赶紧告知老师后,出来走到二哥面前.从他的眼神我已经明白,刚刚预感的事发生了.父亲走了!那年我上高三. 我随大哥 ...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这已经不知道是我记忆里的第几次相亲了,只知道从母亲逝世之后没过两年一直暴虐成性的父亲就开始用各种作死人的做法逼迫着我不停的相亲,相亲.我心里太清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母亲在他多年如一日的暴虐成性下最终 ...
-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1篇】年味,飘过故乡的记忆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
【生活感悟】:忘不了你,姐姐
忘不了你,姐姐 夜深寂静,只有窗外滴滴答答的下雨声.睡梦中又见到了姐姐,翻身醒来,脑里全是姐姐的笑容,不经意拨她的号码,听着手机传出的"你拨的号码为空号"时,黯然泪下,难以 ...
-
金凤:中秋“结” | 就读这篇
中秋"结" 金凤 周末,母亲打电话来叫带着女儿回去,我说女儿作业太多就不去了,她很是不高兴!说:煮了许多饭吃不完了,还酥了酥肉等你来拿--我不耐烦的说:好,好,我来拿! 回到家,母 ...
-
李创东丨忆母亲
母亲已经去世20年了,昨夜突然梦到了母亲,而且被那种想念哭湿了枕头,从梦中惊醒后,辗转难眠,开灯提笔迫切的用笔头抒发着我思念母亲的那种感情. 心中常思养育恩, 梦里又见慈母音. 母亲挥手儿追娘, 醒时 ...
-
母亲小传(三)
父亲走后,亲戚邻居们都劝母亲让大姐休学,因为那时高考制度还没恢复,上学在大家的眼中实在没什么用,何况没有父亲的家庭很需要一个贴补家用的人.可妈妈还是固执地让大姐继续上学,这缘于姥爷对妈妈的教育,文化知 ...
-
散文||晒太阳【征文】
晒太阳 晒太阳是我午饭后的规定动作.一来是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的确,开步之后,脾胃启动能加快食物消化,倍觉舒坦.二则是饭后可以借机溜出去抽一支香烟,消烦提神. 来到 ...
-
散文||家谱【征文】
家 谱 程桂芳||陕西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对于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来说,见过的应该不多.只是从长辈们口中隐约知道,它主要记载一个家族的起源,男丁的辈分及主要人物的主要 ...
-
散文||归【征文】
归 春节前收拾屋子时,袋子里的一张老式火车票,让我一怔.87年那件春运往事再次浮现. 军校大一寒假,入伍两年多未曾回家的我归心似箭.此时的山城,已经开始预热春节热闹景象,大街小巷的腊肉腊肠,透着浓浓的 ...
-
散文||鞭炮【征文】
鞭 炮 陈劲松||四川 窗外不时传来鞭炮的脆响.我隔窗望去,看见礼花在茫茫的夜空中绽放了,五彩缤纷的流光从深青色的夜空纷纷降下,哦,过年了. 但我心里没有降下流光溢彩的礼花,唯有往事像秋叶一样缓缓 ...
-
【小草园地】第289期‖蒲银富(渭南):散文《殇》
文/(渭南)蒲银富 每年的三月八日,对普天之下的女同胞而言,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但对我来说却有着别样的感受,这一天是我小弟的忌日,我的心情格外的压抑和悲伤!小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余载, 这 ...
-
散文||归队【征文】
归 队 修焕龙||山东 "妈,我们2月3日毕业离校,国际庄疫情还没解除,机场车站暂时封闭,单位领导让我离校先回津在家待命,有希望在家过春节了." "老公,多备点年货, ...
-
散文||过年【征文】
过 年 杨腾超||云南 进入腊月,似乎就嗅到了过年的浓浓气息,走到街上,到处是年货,特别是那红红的对联.灯笼.门神.炮竹烟花等,尤其吸引人,成为一道红色风景线. "女子爱花,小子爱炮&qu ...
-
散文||云片糕【征文】
云片糕 "把这几袋云片糕也给瑶瑶寄过去吧!"妻子一边絮叨,一边麻利地收拾着快递给女儿的年货,豆沙包子.肉圆子.藕夹.卤鸡蛋.卤鸡胗.卤鸡中翅.小米锅巴.油炸果子.切好的香肠--泡沫 ...
-
散文||年前【征文】
年 前 池丽洪||福建 腊月初八,喝了腊八粥,很快就到了年前廿十三.廿十三糖瓜粘,送了灶王爷上天后,<年>这场大戏算是正式拉开了幕布.年前离家的游子们纷纷从五湖四海归自各家各户,玉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