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把氨氯地平换成硝苯地平,结果吃出脑出血!教你怎么选降压药

昨天下午,医院急症接了一位情况非常紧急的患者。患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我们都叫他刘大爷。

根据刘大爷的老伴儿陈阿姨的描述,得知这位刘大爷的情况,是这样的:

▶擅自把氨氯地平换成硝苯地平,结果吃出脑出血!

远在外地的孩子,给老人打电话,说是昨天要回来。老两口一听到消息,高兴坏了,大清早地就早早起来,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忙活了一上午,赶在中午吃饭之前做了一大桌子菜。

陈阿姨说,这期间刘大爷没有丝毫异常,一直帮忙做饭。

孩子们回来后,家人团聚,大家都非常开心。可就在吃完饭不久,刘大爷刚要从沙发上起身,却突然像似有些头晕,向前扑去,幸好旁边坐着的家人及时伸手,扶住了险些摔倒在地的刘大爷。

众人赶忙又把刘大爷扶坐在沙发上,问他“这是怎么了?”,“哪里有不舒服?”。却已经迟迟等不到刘大爷回答,眼看着嘴角抽动,想说点儿什么,却含糊不清,一句完整的话也没能说出来。

陈阿姨说:“幸好当时孩子们都在家,就赶紧来了医院。”

据说,刘大爷一直有高血压,已经长达十年。刚开始发现的时候,是在医院经过医生确诊后,才给开了降压药,氨氯地平片。前几年,刘大爷都是谨遵医嘱,按时吃药,血压控制的非常稳定。

可后来,就在去年,他发现身边的老年朋友,大部分都有高血压,却好像数他的降压药贵。隔壁老李吃的降压药,叫什么,硝苯地平片。比他那个便宜多了,人家也吃了好多年,血压也控制的很好。

刘大爷突发奇想,就在去年把原来吃的氨氯地平片换成了硝苯地平片。服用方法,却还仍然按原来的每天吃一片。

其实,刘大爷不知道的是,在他把降压药更换以后的这一年中,血压就一直得不到控制。血压长期处于波动状态,导致了今天出现的脑出血。

▶及时发现“脑出血”

刘大爷的家属在描述事情的原委时,多次强调:刘大爷在发病前,毫无异常。发病非常迅速且很突然。

临床上多数患者在发生脑出血,以及脑梗前,都表现为突然发病。因为这种突然发病的特性,往往让患者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患者并没有想到会发生脑出血这样的事。所以,常常会耽误患者的救治时间。

▶脑出血发病前预警信号

脑部剧烈剧烈疼痛、面部出现不对称,嘴歪眼斜,半边身体或手臂麻木,视力模糊,口齿不清。家属若发现患者有上述几种情况,应当立即赶往医院治疗。

据有关数据显示,发生中风期间,包括发生脑出血时,患者每小时就有多达1.2亿个脑细胞死亡,耽误治疗一分钟,可能导致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得不到及时治疗,大脑每一小时就会老化3.6岁。

及时发现脑出血,抓紧时间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来说,相当于是从死神手中争夺生命。

▶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的区别

⒈氨氯地平片

氨氯地平片是地平类的第三代药物,在人体内发挥药效的时间可以达到35-50个小时,服用氨氯地平片的患者只需要每天服用一片,就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并且临床数据已经证实,即使有患者会偶尔忘记服药,漏服一次,血压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是更为先进,效果非常好的一种降压药。

氨氯地平片,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还能够缓解心绞痛,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⒉硝苯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是地平类的第一代药物,药效维持的时间通常只有3小时左右。所以服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一天服用三次药物,才能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并且,硝苯地平片,因为保证平稳、长效的控制血压,且副作用非常大,长期服用对人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淘汰范围内。

所以,刘大爷擅自把氨氯地平片换作硝苯地平片,并且仍然每天只服用一次,根本不能把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这是导致发生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不可擅自换药

高血压的用药原则需要专业性,强调分阶段、联合用药,并且需逐步递增剂量。如需调整用药,调整的周期也是较长的,为了更平稳的降压,减少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至少要维持原来的用药方案2-4周,再经过医生重新症断后,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在进行调整或者更改用药方案。患者不可擅自停用药物,或者更换药物。

认识常见的几类降压药物

目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降压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⒈利尿剂:常见的有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

⒉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⒊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普奈洛尔、油石酸美托洛尔。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贝纳普利。

血管紧张二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

其他中枢性降压药物:可乐定、硝普钠。这类药物只用于特殊情况下,难治性的高血压治疗。

各种药物都有其优势。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且副作用较少的就是地平三代药物,如氨氯地平。

选择降压药遵循的原则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避免药物的禁忌症,如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肾动脉狭窄患者不能使用。而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窦性心跳过缓患者也不能使用。

选择长效、稳定,副作用较少,能够将血压得到控制的降压药物。

建议患者朋友,应当去医院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