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

1989年,意大利化学家G. Bartoli等人报道了取代硝基苯和过量的格氏试剂在低温下反应,然后在水溶液中后处理得到取代吲哚,邻取代的硝基苯产率很高。由邻取代的硝基苯(或亚硝基苯)和烯基格氏试剂制备7-取代吲哚的反应被称为Bartoli吲哚合成法。在这反应被开发之前,其实有很多用于合成吲哚骨架的类似反应,如Leimgruber-Batcho吲哚合成,在这些反应中,确唯独没有一种能够合成7位取代吲哚的反应,此反应是制备 7-取代吲哚的较好方法。Bartoli 吲哚合成的优点在于这个反应可以在碳环和杂环上都引入取代基。

反应特点

一、硝基邻位没有取代基时,产率很低或没有吲哚产物;二、取代基的大小对反应产率也有影响;三、除了乙烯基格氏试剂,其他简单的烯基格氏试剂也能用于此反应,得到C2或C3取代的吲哚;四、通常用三倍量的格氏试剂,确保产率。当亚硝基苯作为底物时,只需要两个当量的格氏试剂。

综述:Bartoli, G.; Dalpozzo, R.Nardi, M. Chem. Soc. Rev. 2014, 43, 4728.

反应机理

首先格氏试剂加成到硝基的氧原子上,生成的O-烯基中间体接着快速消除得到亚硝基芳烃,亚硝基芳烃的反应活性更高,迅速与第二当量的格氏试剂反应得到O-烯基羟胺衍生物,此中间体接着进行[3,3]-σ迁移,分子内亲核进攻关环。第三当量的格氏试剂作为碱拔氢,芳环化,最后酸化脱水得到吲哚。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2 , 1991, 657-663】

格氏试剂可以进攻硝基的氮原子形成其他副产物。

反应实例

【Bartoli, G.; Palmieri, G.; Bosco, M.; Dalpozzo, R. Tetrahedron Lett. 1989, 30, 2129-2132】

Synthesis 1999, 1300-1302】

【Dobbs, A. J. Org. Chem. 2001, 66, 638-641】

J. Org. Chem. 2002, 67, 2345-2347】

J. Med. Chem. 2004, 47, 3934-3937】

Bioorg. Med. Chem. 2004, 12, 103-112】

【Huleatt, P. B.; Choo, S. S.; Chua, S.; Chai, C. L. L. Tetrahedron Lett. 2008, 49, 5309-5311】

【Buszek, K. R.; Brown, N.; Luo, D. Org. Lett. 2009, 11, 201-204】

【Grant, S. W.; Gallagher, T. F.; Bobko, M. A.; Duquenne, C.; Axten, J. M. Tetrahedron Lett. 2011, 52, 3376-3378】

The 2-nitrotoluene (685 mg, 5mmol) was placed in a two–necked round bottomed flask fitted with a gas inlet(argon) and rubber septum. The flask was purged several times with argon beforeadding THF (35–40 ml) and cooling to between –40 and –45 °C. The Grignard reagent (3 eq.) was then addedrapidly in one portion to the THF solution and stirring continued for a further30 mins to 1 hour (exact length of time had little effect on yield). Saturated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was added to the reaction mixture (at ca. –40 °C) before allowing the mixture towarm to room temperature. The mixture was thoroughly extracted with diethylether (2 x 200 ml), the ether extracts combined and thoroughly washed withfurther ammonium chloride (300 ml), water (300 ml) and brine (300 ml) beforedrying (MgSO4) and concentrating in vacuo to give a dark brown gum, which was purifiedby flash column chromatography (hexane:ethyl acetate 9:1) to give 465 mg of7-methyl-indole. Yield: 71%.

【(a) Adrian P. Dobbs,Martyn Voyle, Neil Whittall, Synlett1999, 1594, (b) Curtin, M.L et al, J.Med.Chem.,1998, 74.】

Dobbs改良法:Adrian Dobbs 用邻位的溴作定位基成环,反应后再用偶氮二异丁腈和三丁基锡烷将溴除去,生成 7-位无取代基的吲哚(参考维基百科)。

J. Org. Chem. 2001, 66, 638–641】

参考文献

一、J.J. Li, Name Reactions: 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Mechanisms and Synthetic Applications,  Bartoli indole synthesis,page24-25.

二、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Named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LászlóKürti and Barbara Czakó, Bartoli indole synthesis, page 104-105.

三、化学空间:http://www.chem-station.com/cn/reactions/2015/04/bartoli%E5%90%B2%E5%93%9A%E5%90%88%E6%88%90bartoli-indole-synthesis.html

(0)

相关推荐

  • 格氏试剂与卤代烃的那些事

    格氏试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并且对于格氏试剂最先了解到的反应恐怕就是其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基于它的强碱性,我们可能会直接推断它与一级卤代烃反应良好,而三级卤代烃将以消除为主.不过恐怕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在& ...

  • Reissert吲哚合成反应

    碱催化下邻硝基甲苯类似物和草酸乙酯缩合,进而还原,关环得到吲哚-2-甲酸类似物的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呋喃环可以作为潜在的羰基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Reissert, A. Ber. 189 ...

  • 吲哚合成 | 人名反应知多少?

    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意义重大,因此开发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有机化学人名反应中,不乏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由此可见该类合成方法的重要. 本期,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关于吲哚合成方法的人 ...

  • Keck大环内酯化反应

    羟基羧酸与二烷基碳二酰亚胺,胺的盐酸盐和胺的混合物作用制备得到中等和大环内酯的反应. 上世纪70年代Corey-Nicolaou大环内酯化反应发现后,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导致后续有大量有关大环 ...

  • Fujimoto-Belleau反应

    格氏试剂对δ-烯醇内酯加成,然后进行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得到五元或六元环的双环烯酮的反应.反应以日裔美国化学家 George I. Fujimoto 和加拿大化学家 Bernard Belleau 的名字 ...

  • Bruylants反应

    N,N-二烃基取代的α-胺基腈在格氏试剂存在下,消除氰负离子形成亚胺中间体,随后碳亲核试剂对亚胺加成得到相应的三级胺产物的反应被称为Bruylants反应.此反应最早由Bruylants P.在192 ...

  • Kumada偶联反应

    Kumada(交叉)偶联反应(熊田偶联:Kumada coupling),又称Kumada-Corriu(交叉)偶联反应,熊田-玉尾-Corriu偶联反应(Kumada-Tamao-Corriu Cr ...

  • 硝基吡啶鎓盐作为硝化试剂的硝化反应

    硝基吡啶鎓盐类化合物作为硝化试剂,也能使活化的苯环硝化.其中2-甲基- N-硝基吡啶鎓盐在乙腈中有较好的溶解度,所以使用得也比较多. 反应实例 To the solution of toluene ( ...

  • Hegedus吲哚合成反应

    化学当量的Pd(II)催化剂氧化环化链烯基苯胺得到吲哚的反应.反应机理和Wacker氧化类似.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参考文献 1. (a) Hegedus, L. S.; Allen, G. F.; ...

  • Cooper-Finkbeiner镁氢化反应

    在Ti催化下格氏试剂和烯烃或炔烃进行交换得到新的格氏试剂,再和一些亲电试剂(氧气,二氧化碳,醛,腈等等)进行格氏反应.端基硅保护的炔丙醇和腈发生此反应可以制备各种取代呋喃.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β-( ...

  • 【人名反应】Bartoli indole synthesis |吲哚合成

    定义 邻位取代硝基芳烃与乙烯基格氏试剂反应生成7-取代吲哚. 反应通式 起源与发展 1989年,G. Bartoli等人描述了取代硝基芳烃与过量的乙烯基格氏试剂在低温下的反应,经水溶液处理后得到取代吲 ...

  • Fukuyama吲哚合成反应

    Fukuyama吲哚合成反应是由東京大学的福山透等人发现的自由基环化反应,可实现多取代吲哚的合成,分为第一代合成法和第二代合成法.通常用三丁基氢化锡作为自由基还原剂.AIBN或三乙基硼为自由基引发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