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拜都莲家乡的杏
相关推荐
-
赵红俊 | 杏树
杏 树 文|赵红俊 杏树长在楼门内的西边,距院墙一尺多一点,树身很直,小水桶般粗,树冠虽大,枝却不密,叶子也不稠. 杏树的树皮不似枣树皮那样粗糙,只是黑黢黢的没有一丁点青色露出,枝条却是光溜溜的. ...
-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 作者 杨进荣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作者 | 杨进荣 春风已逝,清明又过,想起家乡的山,想念家乡的河,想起老堡子山下北面的山窝窝,想念山窝窝里那一院土窑洞,更想念父亲栽下的那棵老杏树. 那个山窝窝在刘家寨子 ...
-
故乡的杏花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故乡的杏花 作者:姜佃广 故乡的杏花最有名气的当属<水浒传>里描述的十里杏花村的杏 ...
-
杏树下,梦里几多风雨
点击上方蓝字"时光如棉"关注我们 杏树下,梦里几多风雨 这是小区楼前的几棵杏树. 昨夜有雨,今天风急.杏花在风雨中依然开放了.五六棵正当年的杏树,一小片粉白色海洋. 杏树走过四季, ...
-
赵 梅丨童年的那一棵杏树
上下班的路上,每次经过这里,都会不自觉的多看几眼这棵树,感觉它像极了小时候记忆里的那颗杏树,总觉得那郁郁葱葱的树叶后面藏着一颗颗诱人的青杏. 小时候,公社中心医院和我家只隔着一条土路,医院院里种着两颗 ...
-
少年之页/包容:书包里的秘密(辅导老师/喻荣春)
文/包 容 辅导老师/喻荣春 奶奶家门前,有一棵从老家移植过来的杏树.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不要摘春天的杏花,摘多了,秋天就尝不到杏子了.当时不懂为什么,但想起以前尝过那橙黄杏子的甜腻,就也舍不得摘了 ...
-
第99篇:花落杏存
有一周时间没来湿地公园散步了.今天得空,遛达一圈,略有感慨. 前几日,杏花满枝头,人们纷纷对着粉嫩的.雪白的杏花拍照,赞不绝口,还不时地感叹春来之时,万物复苏后带来的惊喜,真可谓是"素衣闲坐 ...
-
颇受争议的二月花神
春二月,万物复苏.在四季分明的北方,杏花领衔开放,可谓一枝独秀,占尽春风.更有大诗人叶绍翁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杏花名扬天下,成了名副其实的二月花神. 杏花 ...
-
大荔文苑|拜都莲:鸵鸟园记忆(一)
鸵鸟园记忆(一) 文/拜都莲 早在十多年前,大华公路这条线上,入驻了一个鸵鸟园.它的位置在很特别,如果说洛河与渭河是大华路上的两个点,那么这两个点之间这段线的中点,便是鸵鸟园的所在.它距离我原来的单位 ...
-
【大荔文苑】王成:家乡又见“红枣树”
家乡又见"红枣树" 文/王成 近一段时间,歌曲<家乡的红枣树>已经在歌迷当中妇孺皆知.今天听到了大荔县苏村镇红太阳志愿者队长王明波的一个介绍,突然发现到家乡真有一棵&q ...
-
【大荔文苑】拜都莲:倔强的螃蟹
倔强的螃蟹 文/拜都莲 周末,老公带回来两只螃蟹一只虾,说那两只螃蟹是一公一母,我没有在意,在我眼里,何须性别之分,只要能区分清螃蟹与虾就足够了.因为老公警告过,螃蟹那两只钳子之痛足以让一壮汉眼泪汪汪 ...
-
【大荔文苑】拜都莲:记忆中的乡野大电影
记忆中的乡野大电影 文/拜都莲 老公这两天身体不适,开不得车,不能平坐,假期旅游也就没了指望,这样也好,没指望的事总比空想来的实际和干脆利索,不折磨人,没有希望就没有躁动. 老公说,等稍稍能坐得下来 ...
-
【大荔文苑】拜都莲:三爸
三爸 文/拜都莲 (一) 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已经过世的三爸,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他们夫妻商量在家开了一个洗澡堂.梦中,我给三爸家澡堂子帮忙.因条件限制,三爸家开的澡堂子并不大,虽然可着后院盖房子,然 ...
-
【大荔文苑】拜都莲:生活小记二则
生活小记 文/拜都莲 (一)随遇而安 早晨六点半去上班,路上行人不少,多半是学生族和上班族,晨炼的也有,那都是些意志力坚强的人们,若换作我,为健康故断然起不了这么早,偶尔早起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我总 ...
-
【大荔文苑】拜都莲:鸵鸟园记忆(二)
鸵鸟园记忆(二) 文/拜都莲 某天,我又去了鸵鸟园. 当我越来越思考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便渐渐地变得爱游逛.当我努力地工作时,我充实并惶然着,甚至苦痛而失落着,却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当我放下一 ...
-
【大荔文苑】拜都莲:蝉趣
蝉 趣 文/拜都莲 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喜欢在夏夜里游走于村落间,或者借着微弱的月光或者拿着手电筒,检阅人家门前的每一棵树.有时候觉得我们更像是巡夜人,把每一棵树当成嫌疑,用目光上上下下搜寻一 ...
-
【大荔文苑】拜都莲:老西儿
老西儿 文/拜都莲 老西儿一词,在我,最早来源于戏曲<寇准>,剧中主角儿寇准,人称寇老西儿.因为是儿时的经历,模模糊糊中记得寇准生活在山西,山西人因为地域和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不同,给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