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瞥”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珠儿》(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瞥”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瞥”的用法
瞥
例1: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解析:“瞥”指快速地看一眼、匆匆一看
句译:成名非常高兴。正一起观赏,一只小鸡看一眼走来,径直走近啄(蟋蟀)。
例2: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珠儿》)
解析:“瞥然”指忽然、迅速、一下子,形容时间短
句译:忽然又一次爬上(床)。李化害怕,和妻子一起跑出去。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珠儿》(第四部分)
《珠儿》(第四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坐。李推下之,堕地无声。曰:“阿翁何乃尔!”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儿呼阿父、阿母,呕哑不休。李入妾室,急阖(hé)其扉,还顾,儿已在膝下。李骇问何为,答曰:“我苏州人,姓詹氏。六岁失怙恃(hù shì),不为兄嫂所容,逐居外祖家。偶戏门外,为妖僧迷杀桑树下,驱使如伥鬼(chāng guǐ),冤闭穷泉,不得脱化。幸赖阿翁昭雪,愿得为子。”
练习:李惊,方( )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坐。李推下之,堕地无声。曰:“阿翁何乃尔( )!”瞥然( )复登。李惧,与妻俱( )奔。儿呼阿父、阿母,呕哑不休。李入妾室,急阖( )其扉,还顾,儿已在膝下。李骇问何为( ),答曰:“我苏州人,姓詹氏。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 )容,逐居外祖家。偶戏门外,为妖僧迷杀桑树下,驱使如伥鬼,冤闭穷泉,不得脱化。幸赖( )阿翁昭雪,愿得为( )子。”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正、刚。
这样。
忽然,一下子。
一起。
关、关闭。
等于“何为”,做什么。
被,“为……所”表被动。
依赖、依靠。
做、成为。
练习2:
李化感到吃惊,正要询问(那小孩),就看见他若隐若现,好像烟雾一样恍恍惚惚,转眼间,(小孩)已经爬到床上坐下。李化把他推下床,(他)落地没有声音。(小孩)说:“阿翁为什么这样?”忽然又一次爬上(床)。李化害怕,和妻子一起跑出去。小孩(跟在后面)喊“阿翁”“阿婆”,喊声不停。李化跑进小妾的屋里,急忙关上那门,回头看,小孩已经站在跟前。李化惊骇地问(小孩)要做什么,(小孩)回答说:“我是苏州人,姓詹。六岁的时候失去父母,不被哥嫂接纳,(他们)把我赶到外祖父家。一次在门外玩耍,(我)被这个会妖术的盲僧(用妖术)迷住,(被)杀在桑树下,(盲僧)像对待伥鬼一样驱使(我替他做事)。(我的)含冤九泉,不能超生。幸亏依靠阿翁(使我的冤屈得以)洗清,(我)希望能够做(您的)儿子。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怙恃、伥鬼等)
《珠儿》本段小孩说“六岁失怙恃(hù shì),不为兄嫂所容”,这里的“怙恃”本指依靠,代指父母,“失怙恃”代指父母双亡;如《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大致是说,没有父母(我们)依靠什么呢?
《珠儿》本段小孩“为妖僧迷杀桑树下,驱使如伥鬼(chāng guǐ)”,这里的“伥鬼”是一类鬼魂的名字,神话传说中,那些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了鬼,不离开老虎,反而给老虎做帮凶,诱使别人被老虎吃掉,这样的鬼便被称作“伥鬼”;如成语“为虎作伥”,指替老虎做伥鬼,现在用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坏人做坏事。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