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纷乱的春秋时代
相关推荐
-
读史有感(史记卷五·《世家上》)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 ...
-
戏说历史,春秋诸雄对应当今世界列强
春秋各诸侯国,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因为地理.人事或者天时等各方面因素,每个国家的国运都大不相同.春秋时代,因为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诸侯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渐渐被拉大,强国越来越强,弱国沦为鱼肉. 俗话说,有 ...
-
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东迁后的王都洛邑,地处今河南省西部.王室的东.北.西三面是周平王东迁时所依靠的郑.卫.晋.秦四国,它们像卫星似的环绕在王都周围,起护卫王室的作用,在春秋初年它们与王室的关系最为密切. 郑国据有今河南中 ...
-
我是谁?这些先秦诸侯国的名称由来
任何国家和个人,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那么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夏世界,这些诸侯国们,是如何解释自己出身的呢?这些诸侯的国名往往大有讲究,蕴含了邦国所在地的地理文化信息,而且诸侯的 ...
-
你不知道的春秋时代,按下葫芦浮起瓢
武王伐纣,牧野一战,灭掉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将土地分封给周王室的子弟以及有功之臣. 武王.周公成王时期,陆续封赏了七十一国. 随着周王朝的扩张和贵族子弟的 ...
-
春秋时代,齐国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本 文 约 566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长久以来,民间对山东是简称为"齐"还是"鲁"都很有争议.这个争议不是现代才有,自古以来,齐.鲁均可作 ...
-
中国历史最优雅的外交姿势:用《诗经》说话
[原创首发] 一些宫廷片.后宫片或秘史片等,总会把政治上种种诉求处理成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尔虞我诈之关系,似乎在政治行为中除了机关算尽.争权夺利以外,就不会再有别的什么.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大概让人想 ...
-
郑国射伤周天子在春秋时代首先称霸,为何落败如此之快?
说到春秋战国,常人都会谈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在东周列国之时,首先凌驾于周天子之上,称霸于诸侯之间的居然是后世之中毫不起眼的郑国. 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也就是周 ...
-
范冰冰竟拿公益人物奖?与李晨“重聚”《天空猎》!中视传媒 “催债”出品方春秋时代1725万
"话题女王"范冰冰再次试图复出! 12月19日,范冰冰在2019搜狐时尚盛典上获得"年度公益人物"奖. (图片来源:微博) 可是,这个公益人物奖还没焐热,其与前 ...
-
神秘的夏朝:到了20世纪,人们对于夏朝的认知,产生了分裂:有人认为夏朝其实是一个虚构的王朝。因为大约在春秋时代才有人提出关于夏朝的事情。而也有人认为非但夏朝存在,夏朝之前还存在一个虞朝。当代自媒体作者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夏朝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王朝--之前虽然存在三皇五帝这些君王.但这些君王属于公天下时代.不过,到了20世纪,人们对于夏朝的认知,产生了分裂:有人认 ...
-
春秋时代,根据《历代战争年表》的统计,大约发生了380次战争。其中,郑国直接受灾的就有80次。翻开整部春秋史,每当诸侯争霸伊始,郑国都会显现着身影。当然,它一般是作为被暴打的对象出现的。那么,是不是因为郑
春秋时代,根据<历代战争年表>的统计,大约发生了380次战争.其中,郑国直接受灾的就有80次.翻开整部春秋史,每当诸侯争霸伊始,郑国都会显现着身影.当然,它一般是作为被暴打的对象出现的.那 ...
-
晋文公称霸标志着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开端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侯,都于唐(今山西太原市北).叔虞子燮父也改国号为晋.晋人不断向南开拓,西周末年,迁都于汾水下游的绛(今山西翼城县).平王东迁时,晋文侯派兵护卫,有功于王室. 前745年,晋君昭侯 ...
-
春秋时代究竟是不是孔子所讲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呢?
有学者统计,在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之中,诸侯国间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共有四百八十三次,朝聘会盟共有四百五十次.进入春秋后,周室衰落,不能节制诸侯,齐桓.晋文等实力强大的诸侯,充当霸主,号令诸侯. 春秋 ...
-
孙子(97)春秋时代的军兵种
孙子(97)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今天叫人性化 孙子和孔子生活的年代后世叫百家争鸣时代,这一代智者放弃了上一代智者更宏大的视角,把对人类对社会的思考放在人本身这个角度上. 易经.道德经是站在天的角度思考 ...
-
张毅:《春秋》、《左传》以及春秋时代
公元前八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的两个半世纪,对于亚洲腹地的黄河.长江中下游两岸.西起陕甘东至太平洋西岸的区域来说,是一段并不乐观的岁月.用最简洁的笔触将这段岁月记录下来,便成为一部名为<春秋&g ...
-
郑桓公并未死于西周灭亡时而是活到了春秋时代
有关郑桓公之死,<史记·郑世家>的记载最为确实:在 周幽王十一年( 前771年 ) ,"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太史公这一记载当作信史,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