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德充符(译注)
相关推荐
-
庄子笔下的道与德
<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了"气也者,虚以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虛者,心斋也." 这是在说什么?心斋就是道.道就是虚:虚就是气.用现代话解读: 气就是空明的虚 ...
-
象,是《易经》的核心,要理解象的含义就不能离开《系辞》
象,是<易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整部<易经>的核心,<易经>自秦汉以后之所以分成两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舆.星相.医药共为十宗,乃至后世又有理.象. ...
-
庄子完全版-外篇
刻 意刻 意 [题解] 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 ...
-
庄子的诙谐:勿要以貌取人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五 德充符 王骀是鲁国人,孔子的同乡,早年受刑被砍掉一只脚,这样的人又被称为兀者.跟随兀者王骀游学的人与跟随孔子的人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有点不解,问孔子:&quo ...
-
道家思想中,老子和庄子的“德”,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老子的<道德经>下半部分"德经"的第一篇:堕落. 前面我们一开始聊过,<道德经>其实是"道经"和 ...
-
庄子·内篇·德充符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qu ...
-
无量子道长详解庄子内篇·德充符译文
无量子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 ...
-
庄子·内篇·应帝王(译注)
应帝王 [题解]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 ...
-
庄子·内篇·大宗师(译注)
大宗师 [题解]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 ...
-
庄子·内篇·人间世(译注)
人间世 [题解]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 ...
-
庄子·内篇·养生主(译注)
养生主 [题解]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 ...
-
庄子·内篇·齐物论(译注)
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q ...
-
庄子·内篇·逍遥游(译注)
逍遥游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
-
庄子内篇主要讲了什么之庄子内七篇的精神
庄子内篇主要讲了什么 庄子内七篇的精神 庄子内篇 <庄子>一本书呢,是庄子的思想结晶.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呢,分成了,三部分,有内有外也有中,内篇就是<庄子>这本书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