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率领10名心腹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之后,这10人结局如何?
相关推荐
-
凌烟阁上的济南人
凌烟阁上的济南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这首诗,道出文人投笔从戎的梦想.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开国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 ...
-
李世民带着10名心腹发动玄武门之变,称帝之后,他们结局如何?
原创文史怪2021-01-20 19:27:11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情,好像是每个帝王的天赋技能,前有刘邦诛杀韩信,后有朱元璋处死蓝玉.李善长,包括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亦是如此. 李世民早年就从军帮 ...
-
凌烟阁武将排序:为何李孝恭第一,尉迟恭第二,李靖第三?
公元643年,随着很多功臣渐渐老去,为纪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李世民精选出二十四位功臣,让大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像,中间一层 ...
-
与李世民一起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二位将领最终的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政变,这次政变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率领手下的将士们在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反动一场军事政变,李世民和手下十二名将士率领军队在玄武门埋伏,将赶去上朝的太子李建成和 ...
-
【转】李世民率十名心腹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10十员心腹发动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诛杀,并且威逼唐高祖李渊,最后李渊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李渊为太上皇,这 ...
-
夺嫡引发的玄武门之变背后,实则是开国第一功臣反皇帝清洗的斗争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场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且趁势派尉迟恭进宫"护卫"唐高祖李渊,面对这种局势,李渊自然 ...
-
张公谨没战功,为啥能入凌烟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郯国公张公谨排在第十八位,排在他后面的还有程咬金.李勣.秦琼等人. 可小编和大家一样感到奇怪,张公谨默默无闻,甚至在唐朝开国过程中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为何他却能够排在许多著名武将的前 ...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将第一是尉迟恭,秦琼为啥排在了最末?
<隋唐演义>可谓家喻户晓,原著共七十余万字,以隋末农民起义为背景,描写了瓦岗寨好汉聚义反隋,辅唐开国的故事.<隋唐演义>中,山东好汉秦琼秦叔宝是响当当的头号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中 ...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鄂国公尉迟敬德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鄂国公尉迟敬德 原创2021-10-12 17:14·大唐守捉郎 鄂国公尉迟敬德,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可以说尉迟敬德是除了宗室将领李孝恭之外,排名最高的武将了.可是按照战绩 ...
-
李世民率领10名心腹发动玄武门之变,这10个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入朝,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李建 ...
-
她要是没死,李世民根本就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
唐朝是我国封建历史时期最鼎盛的王朝,它对我们今天的一些传统和生活都还有着影响.而唐朝最有名气的皇帝,却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虽然,李世民有名气,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但是他也 ...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10名心腹,结局如何?
众所周知,唐朝的建立离不开李世民初期的南征北战,李渊称帝之后,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长子李建成是很有希望的,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不甘心只做王爷,于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
-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绝地反击,这一步棋其实很冒险,没有胜利的把握,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跟着他,帮助他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逼迫唐高祖李渊禅位给他. 这些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他们有的出谋划策,有的身先士卒 ...
-
李世民只带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最后这十人是什么下场
李世民只带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最后这十人是什么下场?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小宝讲历史,今天很高兴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一期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人,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 ...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夺位,为什么李渊是第一责任人?
李世民作为唐朝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他对于历史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都知道,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的皇位. 在禅让制被继承制取代以后,古代帝王就定了一条规 ...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何不等李渊死后再称帝?你看他说了句啥
<资治通鉴>中曾提到: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不受高祖宠爱.反倒是秦王李世民,战功赫赫,高祖有意让他取代李建成,成为新太子. 公元626年7月,秦王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