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导读
相关推荐
-
郭超:陈维崧《今文选》《四大家文选》及其文学史意义
摘要:在明末清初讥评汉魏六朝骈体的浪潮中,陈维崧首倡文体平等观,编纂<今文选>为清初骈体文正名,极具导扬之功.其选文具有"以人存文"."以文存史"之 ...
-
《古文观止》不入坑的正确打开方式
<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选>.<古文辞类纂>都是明清人为了提高八股文写作水平编的,不是文学选本.很多现代人对这些选本的定位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现在有很多人推荐小 ...
-
《昭明文选》读书心得
小丰 (上海) 2014-04-26 13:43:52昭明太子品德萧统是梁武帝的长子<梁书>记载,萧统太子"幸仁孝,美姿貌,善举止."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 ...
-
“金相玉式,艳溢锱毫”的楚辞,衣被后世,影响深远。文士艺术家多“斟酌其英华”,象其从容,或缵述其词而拟骚,或注诠笺释以解“骚经”,或取以为法书绘画创作之素材,纷总总其繁盛,遂使楚辞研究著作与“楚辞体”
异文比勘与<楚辞>书画鉴定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2-14 03:33作者:罗建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金相玉式,艳溢锱毫"的楚辞,衣被 ...
-
古文与文言文学习:如何做到寓理于趣,以趣驭理
说来惭愧,虽为中文人,但在读书时,每当满腹经纶的教授先生在讲台上陶醉于文言之美,从<诗经>讲到<史记>再到<汉书>时,引经据典如滔滔江水,出口成章如不息悬河,我却每 ...
-
怎么能系统地学习文言文?
「写古文,985中文系大教授也闹笑话,要学好其实只需2本书」 古文当然是不好学的.100年前先祖们的那些文章,汉风.唐韵.宋意.明清风流,都已经成了我们"熟悉的陌生人".这就是令大 ...
-
『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非医类子部书的涉医篇章
医古文里的子部书(二) 由于诸子之学或"本乎古学","方术"由"道术"分化而来,而医乃古代方术之一,故子部书里包蕴着许多涉医篇章,如< ...
-
经史百家杂钞 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编.二十六卷.选录先秦以来经史百家散文.体例与姚鼐<古文辞类纂>相近,共分论著.词赋等十一类,每类以六经冠其首.<古文辞类纂>有取材过狭之弊,不选六经.<左传> ...
-
一本书|经史百家杂钞
找一束光 要一直走 请不要停 一本书 读书 就像交朋友 愿你 交个好朋友 <经史百家杂钞> 余兴安等 译注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国际标准书号ISB ...
-
好书荐读182 | 《宇宙的奥秘》《经史百家杂钞》《众神的样子》《正义与微笑》《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
<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 王贞 ...
-
曾国藩20句经典语录: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20句经典语录: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国藩
原文: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己矣,是之谓诚而己矣,以此读<无妄>&l ...
-
曾国藩: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有人问曾国藩: "您每天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但是您不仅能够把这些事务都处理好,而且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您是怎么做到面面俱到的呢?" 曾国藩是这样回答的: " ...
-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
文/张永琪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位名人是我最佩服的.他就是晚清的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他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 ...
-
曾国藩告诫: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说的真好
悦活有道 6月14日 行走职场,有些人提职加薪,在各种质疑声中平步青云.有些人埋头苦干,却在各种安慰声中原地踏步.这里面,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原因,也有"心态羁绊& ...
-
⼤处着眼,⼩处下⼿——读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处着眼,⼩处下⼿--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冯唐,传说中的少妇杀手,写了几本小黄书,这次这本<成事>大概的定位便是跨界人事,社会历史学和管理的跨界,借助解读梁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