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克的认识                        人秉五行气质而生脏腑的认识

五行相生相克的认识

春气由冬气而来,故曰水生木。夏气由春气而来,故曰木生火。长夏之气,由夏气而来,故曰火生土。夏秋之交为长夏。秋气由长夏之气而来,故曰土生金。冬气由秋气而来,故曰金生水。

春气疏泄,秋气收敛,冬气封藏,夏气宣通①,中气运化。收敛之气,制疏泄之气,故曰金克木。宣通之气,制收敛之气,故曰火克金。封藏之气,制宣通之气,故曰水克火。运化之气,制封藏之气,故曰土克水。疏泄之气,制运化之气,故曰术克土。

相生者,大气圆运动次序的先后。相克者,大气圆运动对待的平衡。

相生者,补其不及。相克者,制其太过。相生相克,皆圆运动自身维持自身运动之圆而已。天人之气,和平则无病。运动圆则和平,亦和平则运动圆。相生则和,相克则平。相生相克者,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之事也。土气燥则克水,土气湿则不克水。

人秉五行气质而生脏腑的认识

木气有疏泄作用,火气有宣通作用,金气有收敛作用,水气有封藏作用,土气有运化作用。五行之作用,五行之气之性也。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造化的木气,乃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西方降入北方,再由北方水中升出东方而成。人身的木气亦然。肝胆的体质在右,肝经的作用在左。必胆经降入下部水气之中,由下左升.然后发生肝经作用。肝经有病,诊在左脉,左腹有病,治在肝经。肝胆主筋,人身处处是筋,处处有疏泄作用。

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心与小肠主血,人身处处是血,处处有宣通作用。

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太肠腑。肺、大肠主皮毛,人身处处是皮毛,处处有收敛作用。

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肾、膀胱主骨,人身处处是骨,处①“宣”原书作“煊”字处有封藏作用。

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脾、胃主肉,人身处处是肉,处处有运化作用。

秉大气的相把之气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命门主油膜,人身处处是油膜,处处有爝灼作用。相火详下文。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现无汗、尿少、粪艰、腹痛、胁痛、妇人月事来迟等病。疏泄太过,则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事来早等病。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咳逆上气、遗泄、尿多、密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阉、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术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不及,木气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固也。

人身脾士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运化不及者,水火之虚也。脾土无运化太过之病,有土气填实之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

五行之病,皆运动不圆,作用分离,不能融和所致也。以上各病,略举数端,以概其余。

五行分离,中气之事。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中。人身个体的中气,在脐上胸下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中。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滞轴停,轴则旋转乎内,轮则升降于外。中医的生理、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

河图所以表示先天,后天的生理的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

由轮而轴者,由升降而成中气也。由轴而轮者,由中气而成升降也。大气是实在的物质,大气的运动,有一定的方法,有明显的程序,有个别的作用。

由个别而共同,由共同而个别,此圆运动的河图,所以立造化之极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