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可言喻的“老漂族”
相关推荐
-
散文||晒太阳【征文】
晒太阳 晒太阳是我午饭后的规定动作.一来是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的确,开步之后,脾胃启动能加快食物消化,倍觉舒坦.二则是饭后可以借机溜出去抽一支香烟,消烦提神. 来到 ...
-
【阅读悦读丨小说】王晓华《山野新坟》
[琴泉·散文]王晓华<油菜花儿开> 文/王晓华 [作者简介]王晓华,羌族,教师.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绵阳日报><新报>以及各大网站媒体.获中国青 ...
-
我趁孙女睡着,下楼买个菜,回来媳妇赶我回老家
我是个命苦的女人,一生坎坷,晚年凄凉,我恨,我痛,我哭.我的故事,说不定是很多同龄女人的真实写照. 我是一名寡妇,28岁那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一儿一女给我独自照料.大女儿3岁,小儿子才刚刚出生没多久, ...
-
奶奶和外婆
我晚上散步的时候无意听到一位妈妈跟女儿的对话,妈妈说:"我现在给你带孩子,等你哥哥要孩子,我就得给你哥哥带孩子.以后你们孩子大了,我就回农村老家了!"现在奶奶带孙子.孙女或者外婆到 ...
-
农村憨厚七旬大爷,38岁小儿子“逃跑”,无奈与儿媳妇相依为命
农闲时,大集上的顾客越来越多,部分老人会来此买一些来年种地用的工具,二手货市场成了老农们的打卡之地,图中老人正在与摊主讨价还价,最后10元钱成交. 张保成大爷,今年79岁,老伴儿前几年因病去世,老人育 ...
-
婆婆也是妈 文/雨打芭蕉 主播/阳光
婆婆也是妈 文/雨打芭蕉 主播/阳光 我亲爱的婆婆已经过世七年多了.2021年4月4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没空去老家扫墓.2021年5月9日是母亲节,婆婆也是妈,母亲节也是她的节日.然而,我仍然没空 ...
-
老照片:那些年,回农村老家过年
那些年,那几十年. 那些年似乎很远.很远. 那些年,又似乎就在眼前. 那些年,我还年轻着: 那些年,爸妈和奶奶都在. 那些年,年年回家过年. 那些年永远远去,那些年永存在记忆里面-- 妈那时还没到我这 ...
-
蒙甲兴:【盯梢】
盯 梢 ◎蒙甲兴 [作者简介]:蒙甲兴,陕西省彬县香庙镇奇埠村人,农民.县作协会员. 安顿完家务活天就黑了. 冬天的夜晚特别长,睡早了人会纠缠在梦里.儿媳妇便拿起总也织不完的毛衣,去邻居家串 ...
-
深度关注:解决“老漂一族”问题之我见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师利国 今天发表了一篇<"老漂一族"的无奈之举>,没想到阅读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今日头 ...
-
“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处在流动.分离和聚合的巨大变动中,随着年轻人口流迁的定居化和家庭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作为"从属人口"也卷入人口流迁的大潮中.老年人口的"人户分离&q ...
-
那个帮子女带娃的“老漂族”,他们的烦恼,你根本想不到
人到老年万事休. 然而现如今却有很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走上了"漂"的道路,他们被称之为"老漂族". 老漂族,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为了照顾第三代, ...
-
老漂族:亲情向左,爱情向右
上期文章:人到中年,不攀比,不计较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01 再婚公婆被分居 秋高气爽,难得我和老公的年假赶在一起,我们计划着自驾车带着婆婆和一对 ...
-
她,50岁,在北京给儿子当“免费保姆”:1800万老漂族何去何从?
北京,天通苑,号称"亚洲最大社区". 这里是地铁五号线终点,从这里去北京中心天安门,需要换乘一次,17站耗时1个小时. 这里生活着近90万常住人口,其中一半左右是外来的" ...
-
1800万老漂族:若爸妈做不好这些工作,就别让老人来帮忙带孩子
在中国,老人帮着带孩子经常被看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老人比例就高达43%. 这些背井离乡,替子女照 ...
-
1800万“老漂族”的心声: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家乡!
1800万“老漂族”的心声: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家乡!
-
能否善待“老漂族”是出给城市的一道考题
[光明时评] 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一部分老年人为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候鸟式"离家漂至陌生城市.他们在异地他乡面临着医保.文化差异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优 ...
-
大润发发布《“老漂族”逛超市报告》:老年顾客一周逛三次以上 七成会和店员唠家常
DoNews10月14日消息(翟继茹)大润发发布<"老漂族"逛超市报告>显示,60% 的老年顾客一周会去逛大润发3次以上,近7成老年顾客则会和相熟的店员唠家常. 这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