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文化漫笔

(0)

相关推荐

  • 聞锺記郵 | 书信的展览

    聞锺記郵(2066)书信的展览 书信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今天的人们口中的书信,其实是两部分组成,书是书,信是信,书写文字的称为书,送书的人称为信使.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和信合二为一,成为单独的一种文体. ...

  • 火爆一时的读书(信)类节目不再有市场了吗?

    网视导读:从<见字如面>开始,读书.读信类的节目突然大火,以小众节目类型的热度来看,可谓是跟风无数.但似乎其同类作品及续作的关注度都在不断下降.是读书(信)类节目不再有市场了吗?或许不,但 ...

  • 读《中国佛文化漫笔》漫识

    读<中国佛文化漫笔>漫识           文/岁寒善友 李哲良先生的<中国佛文化漫笔>(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是一部语言优美.思想睿智的文化随笔,具 ...

  • 周有光、黄苗子、杨宪益,均龄102岁的三位文化宿将,书信里怎么个幽默法

    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的微信公众号朝花时文推送我撰写的<见字如晤,抚笺思人>(此为报纸标题)一文后,我信手转发到朋友圈.酒友.八四老翁苏先生点赞后对我说,你写了三个好玩的&quo ...

  •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企(十三)---企业文化、商务书信、工作汇报写作(一)

    各位同学好,因为群里大部分是老师,也有一些是企业机构,体制单位的人,所以安排了企业文化.商务书信.工作汇报这么一个讲座.针对阿啃的说法,这一讲是非常及物的. 讨论商务书信.工作汇报写作的基本原则,一方 ...

  •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企(十四)---企业文化、商务书信、工作汇报写作(二)

    接上文 2-6 布局谋篇 要写好就得实践.要写好的唯一办法是强迫自己保证每天都写.写作前问自己几个基本问题.比如:"我要以什么身份面对读者?""我要用什么人称和时态?过去 ...

  • 万益文化 | 鼓浪屿漫笔

    不久以前,曾有幸在鼓浪屿上住过一小段.赶上旅行的淡季时,这也算是个宁静而安逸的小岛.没有见到一辆汽车,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小巷,两边是茂密的榕树和紫荆花,满耳是如潮的鸟鸣和若有似无的钢琴声.漫步在林荫 ...

  • 书信,特色的班级文化

    书信,特色的班级文化    小编语: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集体谈话,可以单独交流,还可以书面沟通.本人曾利用暑假给我们班每位同学写了一封信,这样的活动我进行了两届,共写了160多封信, ...

  • 茅盾书信研究: 一部中国文化的史志

    作者:俞前 北塔(原名徐伟锋)是盛泽走出去的诗人.学者,曾承担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茅盾书信研究",其成果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 茅盾先生既是著名作家,中国共产 ...

  • 丁青柏 : 书信,应在文化中传承

    书信,应在文化中传承 盐城 丁青柏 习惯了每天睡觉前翻看着朋友圈,拣些经常来往的好友点个赞,这如数家珍的习惯持续好多年了.偶尔,我也会从好友的朋友圈发现一些什么,于是条件反应式地按个语音,连个视频,打 ...

  • 滦南“2020年书信中国文化传播活动·感动”宣传戳

    滦南“2020年书信中国文化传播活动&#183;感动”宣传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