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七——湘军的崛起
相关推荐
-
若清朝有福泽谕吉一样的人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能否成功?
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日两国同时面临着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海洋霸权威胁,经过无效的抵抗之后,不得不先后双双打开国门,直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不同的是,日本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很快便通过"明治维 ...
-
弟弟受尽委屈,哥哥却说:老夫受过四次屈辱,才有今天地位
曾国荃攻下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就没有过几天安心日子.虽然他也算功成名就,获得了清廷的优厚封赏.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毁谤和攻击远比赞美要多得多.曾国荃虽然读过书,打仗特别厉害,但论起玩弄权谋,则远远不 ...
-
高中华:肃顺与曾国藩集团关系述论
清王朝是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建立起来的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地主阶级政权,政权的性质决定了统治集团中满.汉地位的差异.满族入关后推行"首崇满洲"的政策.有清一代,掌"铨叙.勋阶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九——淮军的“中体西用”
昨天是<马关条约>签订125周年,中方的谈判代表有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以及他的儿子参议官李经方.不知道在125年前的昨日,李中堂落笔签字的瞬间,他是何种的心情.<马关条约>的内容 ...
-
大清高考题 为什么明治维新能成功 埃及变法却失败
高考过了,今年浙江的那一条草鱼不知弄懵了多少考生.而鄙省的那六句名言写作文,我倒有一半没看过.也难怪每年高考后,段子齐飞. 而比起每年草鱼,汽车之类的奇葩题.晚清时的科举策论反而更能发挥考生的思考,尤 ...
-
几乎同时接触到西医的中日两国,为何唯独日本废除了中医?(下)
书接上回 冷哥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西医进入中日两国的时间点都差不多,但其发展却大相径庭.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因为罗马教廷的一系列骚操作,在中国引发了著名的"中西礼仪之争",进而连累西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三——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国内一片乱哄哄.分裂争斗.政策摇摆的日本能够改革成功,形成君主立宪的局面,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而相对而言内部统一.政策连续性好.针对性强的大清,怎么改革就走向末路,最终玩完了呢? 毛主席说过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十——不成形的淮系理论体系
李鸿章及其淮系,甚至说是这一代人,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危局,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机遇.早于他们一辈之人,如曾国藩,未操西化之实务,眼睛睁开有限,世界看的不清楚:晚于他们之一辈人,如袁世凯,古学根底又不扎实,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五——诸侯和草莽
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小一统"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到了19世纪中叶,经历了250多年风风雨雨的德川幕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六——倒幕运动本质是封建主义革新
日本由"倒幕运动"达成封建专制的"大一统"局面,是通过"草莽崛起"路线实现的.中下层武士虽然是草莽的中坚力量,但是以中下层武士为主体的尊攘激 ...
-
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试金石,制度竞争决定成败
甲午战争,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日本,都是非常重要.以至影响了未来百年国运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数千年来东亚秩序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成为检验两场著名改革,即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试金石. 战争最 ...
-
日本成功明治维新,清廷的洋务运动为何失败?三点原因
日本侵华五十年的前因后果2:日本近代崛起的开始 作者:桅杆 [前言]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日本尊中国为师长,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用汉字.兴儒学.着唐装.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 ...
-
清朝为何只能洋务运动,而不能明治维新?曾国藩一段话解开真相
近代社会中国遭遇百年屈辱,人们在痛斥西方列强残暴之余,却又充满了疑问:从1840年到1912年清帝逊位,中间经历了漫长的72年,为何清朝只能洋务运动,却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明治维新? 其实,即便始于18 ...
-
二战欧美日工业强国的崛起——洋务运动的遗产
你们今天所艳羡的,正是你们曾经所鞭挞的. --题记. 有朋友发信息说:如果按照你说的那样,工业革命发生在今日中国西南诸省,那么今日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工业强国,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这真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