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五——诸侯和草莽
相关推荐
-
日本史印象初记--明治维新
近代化之前的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穷国,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日本近代史开始于"黑船来航".中国是经过战争被打开国门,日本则是通过谈判,也 ...
-
欧洲打几年仗才搞得定的事,在日本,为何一道圣旨就完成了?
<明治天皇1852-1912>中记载了一件事: 英国代理公使亚当斯对朝廷重臣岩仓具视说:对欧洲政府而言,没有几年时间外加使用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类似的重大改革. 他说的是什么重大改革呢? ...
-
会津的女人们
2013年,日本NHK播出了大河时代剧<八重之樱>,讲述了明治时代初期,新政府军进攻会津藩的根据地鹤城时,为了保护躲在城堡内的5000多名市民,一位女性勇敢地拿起了火绳枪,与政府军展开了血 ...
-
德川光圀修大日本史,结果成了推翻德川幕府的洪水猛兽
德川光圀 <大日本史>是尊皇思想的总代表,里面满满的尊皇斥霸思想,明治倒幕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日本史>所宣传的尊皇斥霸思想.尊皇就是尊崇天皇,斥霸就是排斥幕府,在 ...
-
《简读日本史》的读后感和10条读书笔记
全书共44万字,由于通俗易懂.文笔优美,读完后仿佛全书只有22万字.阅读过程中对有趣的部分做了笔记,在此挑出其中10条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本书或者相关历史和人物的兴趣. 日本天皇的继承很&qu ...
-
日本老佛爷笃姬:为保护江户人,甘愿一死换全城百姓存活
日本老佛爷笃姬:为保护江户人,甘愿一死换全城百姓存活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三——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国内一片乱哄哄.分裂争斗.政策摇摆的日本能够改革成功,形成君主立宪的局面,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而相对而言内部统一.政策连续性好.针对性强的大清,怎么改革就走向末路,最终玩完了呢? 毛主席说过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十——不成形的淮系理论体系
李鸿章及其淮系,甚至说是这一代人,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危局,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机遇.早于他们一辈之人,如曾国藩,未操西化之实务,眼睛睁开有限,世界看的不清楚:晚于他们之一辈人,如袁世凯,古学根底又不扎实,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七——湘军的崛起
日本只花了短短不到40年,就完成了从封建贵族"小一统"向封建专制"大一统".以及从的封建专制"大一统"向资产阶级社会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仍带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六——倒幕运动本质是封建主义革新
日本由"倒幕运动"达成封建专制的"大一统"局面,是通过"草莽崛起"路线实现的.中下层武士虽然是草莽的中坚力量,但是以中下层武士为主体的尊攘激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九——淮军的“中体西用”
昨天是<马关条约>签订125周年,中方的谈判代表有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以及他的儿子参议官李经方.不知道在125年前的昨日,李中堂落笔签字的瞬间,他是何种的心情.<马关条约>的内容 ...
-
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试金石,制度竞争决定成败
甲午战争,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日本,都是非常重要.以至影响了未来百年国运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数千年来东亚秩序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成为检验两场著名改革,即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试金石. 战争最 ...
-
日本成功明治维新,清廷的洋务运动为何失败?三点原因
日本侵华五十年的前因后果2:日本近代崛起的开始 作者:桅杆 [前言]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日本尊中国为师长,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用汉字.兴儒学.着唐装.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 ...
-
清朝为何只能洋务运动,而不能明治维新?曾国藩一段话解开真相
近代社会中国遭遇百年屈辱,人们在痛斥西方列强残暴之余,却又充满了疑问:从1840年到1912年清帝逊位,中间经历了漫长的72年,为何清朝只能洋务运动,却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明治维新? 其实,即便始于18 ...
-
为什么明治维新一定能够成功而洋务运动必然失败?
为什么明治维新一定能够成功而洋务运动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