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粟裕的背后(21):红军为什么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粟裕在晚年说出原因
相关推荐
-
【灵璧游记】那一年,这些灵璧人登上了井冈山
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文/同龄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过<八角楼的灯光>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就知道"朱毛"会师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 ...
-
现场教学点·黄洋界保卫战旧址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茨坪的西北面,海拔1343米,因为这里经常浓雾弥漫,好似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故又名汪洋界.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扼守从湖南酃县.江西宁冈方向来犯之敌.1928年夏, ...
-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 二、红五军守山与突围
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何键即令进至遂川的第一路李文彬第二十一旅.进至资兴的第五路刘建绪部,会同赣州的刘士毅第十五旅,向赣南追击红四军主力.同时,命令进至永新一线的第二路张兴仁第三十五旅.周浑元第三十四旅, ...
-
任他风吹雨打 我自岿然不动出自哪
"任他风吹雨打 我自岿然不动"来自两首不同的诗词."任他风吹雨打"来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
世界史诗长征(一)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对于这段历史,大部分人的了解只停留于影视层面,老黄为 ...
-
黄洋界保卫战
引 言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 ...
-
二、红军大队回师井冈与根据地的收复(二)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二)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8年8月下旬,湘赣敌军乘我红军大队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通电合谋,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 其时,湘敌吴尚第八军第一师全部及二师一部共 ...
-
红军为什么离开井冈山到瑞金去?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于中国革命意义重大.但当年为什么红军要选择放弃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井冈山根据地,转移到瑞金去呢?小汪认 ...
-
粟裕战功显赫,为何官职在建国后越来越低?陈赓一句话说出原因
55年的授衔仪式上,毛主席有意让粟裕当元帅,但是粟裕拒绝了.毛主席无奈,只能授予粟裕开国大将的军衔,还是十大将之首.粟裕不在乎名利,后来他亲口说道,大将的军衔在他看来都担当不起,对于这些虚名,他都是嫌 ...
-
战神粟裕的背后(84):国民党深为忌惮的红军双雄,一个授衔元帅,一个英年早逝年仅22岁
战神粟裕的背后(84)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在中央苏区危在旦夕的时候,红7军团奉命出征,然而这支6000多人的队伍装备简陋,实施无后方作战,孤军深入敌后,这注定是一个集结号式的悲壮故事. 人数不多.装备简 ...
-
战神粟裕的背后(82):苏区生活有多困难?红军战士回忆吃那些从厕所墙壁上刮下来的硝盐
战神粟裕的背后(82)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中央红军的广昌保卫战损失惨重,虽然这一仗使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才能遭到了质疑,然而任何一个权威的瓦解需要一个过程,更何况博古.李德代表的是共产国际. 尽管李德. ...
-
战神粟裕的背后(77):红军为何伤亡如此惨重?粟裕在50多年后的一番话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战神粟裕的背后(77)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实施第5次围剿,中央苏区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国民党军在各个路口和关键位置修筑碉堡,碉堡战术有三个目的: 1.不断压缩中央苏区的空间,逼着中央红军打 ...
-
战神粟裕的背后(54): 红军大兵团设伏敌军竟然一点不知道,粟裕的一番话透露其中玄机
战神粟裕的背后(54)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蒋介石发动了第2次围剿,并任命何应钦为总指挥,何应钦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法,红军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在具体的围歼对象上,确定围歼王金钰的第5路军.第5路军辖5 ...
-
战神粟裕的背后(25): 红军如何实施战争准备?粟裕总结出三大秘诀
战神粟裕的背后(25) 上一节我们讲到,朱毛率领红军退入到罗福嶂山区,利用地形进行了简单的休整,但人数已从出发时的3600余人减员至3000余人,而且由于武器弹药奇缺,后勤保障不济,此时的红军困难到了 ...
-
战神粟裕的背后(23): 红军主力为何能够轻易从井冈山突围出去?粟裕在回忆录中给出原因
战神粟裕的背后(23) 上一节我们讲到,井冈山的红军虽然只有5000余人,但是在朱德和主席的改造下,一支全新的部队产生了,这支部队虽然装备简陋,然而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英勇顽强的作风,有非常严明的纪律 ...
-
战神粟裕的背后(22): 红军是如何整顿而凤凰涅槃的?粟裕归纳总结了三大秘诀
战神粟裕的背后(22) 上一节我们讲到,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合,红5军的到来在壮大井冈山力量的同时,僧多粥少的矛盾更突出.主席和朱德一商量,决定带红军主力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