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一生四回沈园,只为...

“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一生四回沈园,只为一人

———《钗头凤》背后的陆唐虐恋

分手多年后,与昔日爱人重逢,会是怎样一个情景?

陈奕迅那首《十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酸:“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十年之后,也许彼此的身边都多了一个人,曾经相爱的两人,四目相望,往日种种“莫、莫、莫!”,其间相思“瞒、瞒、瞒!”。

八百多年前,一对才子佳人的虐恋,让多少人扼腕叹息。情,让她一生伤痛,爱,让他一世悲愁,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他是陆游,她是唐婉,一个风流倜傥,一个美丽多情,两人青梅竹马,彼此爱慕。

陆游19岁(绍兴十四年),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为信物迎娶了唐琬,婚后,小夫妻俩诗书唱和,形影不离。

然而,才华横溢的唐琬,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更因其与陆游的亲密感情,让陆母十分担心陆游会因沉溺于夫妻情爱而失去青云之志,于是棒打鸳鸯,强命陆游休了唐琬。

陆游情深难舍,于是在外租了院子,与唐婉二人偷偷过起了小日子。

这事不久被陆母察觉,遂命陆游另娶了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最终了断两人情缘。

此后10年,两个人没有了音讯。

1151年,礼部会试失利后的陆游到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

赵士程深爱着唐婉,他清楚两人的过往,便寻了借口离开,让10年未见的两人可以单独叙旧。

昔日爱人再度相逢,万般情绪,把酒话凄凉。唐婉离开后,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词,就是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词情感真挚,抒发了陆游多年的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眷恋之深,相思之切,看在唐婉的眼里,又会是怎样的滋味?

1156年,唐琬再次来到沈园,瞥见园壁上,当年陆游留下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一叠声的“难”字,千种愁恨,万种委屈;三个“瞒”字,足见唐婉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爱恋。
 
陆游的“错、错、错”,唐婉的“难,难,难!”,陆游的“莫、莫、莫!”,唐婉的“瞒,瞒,瞒!”,十二字,字字泣血,字字钻心,何其无奈!何其悲凉!
 
同年秋,唐婉便郁郁而终,留给陆游余生都无法忘却的伤痛。

68岁时,陆游再游沈园,题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小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常提小阙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以易三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柱香!

75岁时,陆游重游沈园,作《沈园》二首:

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凄苦不忍多读。此时距沈园邂逅唐婉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宋诗精华录》里评价道:“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81岁时,陆游梦游沈园,醒后感慨作诗《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只见梅花不见人”,又到春天了,梅花开得这般好,可是物事人非,物在人去,读之让人不禁潸然。

84岁时,陆游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一年后,陆游辞世。
 
晚年的陆游频频记挂沈园,也印证了那一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时过境迁,当人们每每读起那两首《钗头凤》,依旧唏嘘不已。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赛##名人故事##古诗词#

(0)

相关推荐

  • 沈园低吟《钗头凤》

    沈园低吟<钗头凤> 张效雄 上大学时,讲授古典文学的老师讲到宋词<钗头凤>,免不了大发一番感慨,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铺陈一些诗词典故,在教室里腾起团团浪漫的云雾.为加深我们对词 ...

  • 痴情一阕《钗头凤》

    痴情一阕<钗头凤> 爱国诗人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妇孺皆知.陆游出生于书香门第,因金兵南侵,流亡时与表妹唐婉结识.唐婉性情温和不善言语,但擅长填词作诗,这与陆游正好兴趣相投,于是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

  • 【每日古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第106期)

    沈园二首·其一 [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注释: 1.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2.斜阳:偏西的太阳. 3.画角:涂有色彩的军 ...

  • 绍兴古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每每来到沈园, 总是为陆游与唐琬的凄惨爱情故事所惋惜. 特别是题写在墙上的<钗头凤>,令人难忘. 当陆游晚年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又赋诗一首. 其传递的情感和故事以另一种形式代代传承. 春 ...

  • (八)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每每读到此处,就想到陆游和唐婉一段刻骨铭心,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一段才子佳人有情无缘,扼腕叹息! 我带着惆怅和伤感 ...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爱情故事,其中既有唯美的,也有凄美的.其中比较让人唏嘘的,就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了. 陆游在19岁的时候,就娶了唐婉.有人说唐婉是陆游的表妹,这种说法来自于野史,并没有其他证据 ...

  • 曾是惊鸿照影来

    早些年南唐后主李煜曾在<乌夜啼>有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如同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几百年后,南宋才子陆游便在至情至性之爱中 ...

  •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有宋一代,政治军事上确实不若盛唐那般气度雄魄,但文化思想却独树一帜,且不说两宋的思想家哲学家之多,这诗人词人便不可胜数.宋王朝的文人们大多不似唐王朝那般大气魄,却独有一份小情怀. 陆游,在两宋文人中算 ...

  • 曾是惊鸿照影来——美丽如画的15句古诗词,每一句都值得背诵

    古诗词,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而唐诗宋词又堪称古诗词的巅峰.古诗词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格律和韵脚,更在于它的意境和韵味.古诗词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去描摹意象,往往寥寥几笔就可传神,而那些美丽的诗句就如同 ...

  • 共读国学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诗词名句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书法作品 译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