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篇  敖汉旗城子山、鸭鸡山夏家店下层遗址

  城子山山城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哈拉沟村东南4公里与玛尼罕乡交界处的东山上,因山之顶部有石砌围墙如城,故名“城子山”。山城之西北3公里处是萨仁诺尔月芽湖,东北10公里是辽代降圣州佛塔,东南距敖汉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21公里,西距老哈河23.4公里,东距孟克河16公里(见图1)。

X
1
2000年9月中旬至10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合作,对该旗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进行调查,其中对城子山遗址和鸭鸡山遗址的调查获得重大成果,确认这是两处保存状况较好且具有特定联系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
城子山山城为椭圆长方形,平面呈不规则的“亚”字形。城北、东、西三面略呈圆形,南侧略呈长方形,城顶地势较平,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城子山遗址主体分布范围约6.6平方公里,其中主梁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总长2.2公里,西侧有7道山梁与主梁相接,东侧外伸出3道山梁,最宽约3公里。共发现有10个祭祀遗址点,均分布在山梁的顶端,主梁海拔高度为855.6米。一号地点位于主梁 的最北端,是现已发现的十个地点中规模最大、祭坛分布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处。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西北至东南最长478米、东北至西南最宽34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外侧有石块垒砌的围墙,周长为1418米,东南侧和东侧保存较好,局部现存高度0.5米,宽度为1-2米左右,石墙的外侧多分布有弧形护坡。北侧和西侧墙体石块多已散落。从平面布局看,可分为中心区及东、北、西、南、东南六个区。
城子山遗址一号地点共有祭坛232个,其中主墙内侧六个区内共分布有228个,主墙外侧分布有4个,直径2-13米。西北侧墙外有一个祭坛,其北部约5米为陡峭的悬崖,大型自然石块上局部有人工磨光痕(见图2)。另外三个祭坛分布在东区东南侧墙外,其中一个祭坛的东北侧紧临有磨光痕的大型自然石块,共有三块,呈东北-西南向排列,中间一块面积最大,长3.5、宽2米。石块表面全部磨光,中部略偏北有一个方圆形的小坑,边长0.2米。祭坛的形制可分为以下四类:一类是整个祭坛均用石块砌筑而成,有的祭坛表面的石块已凌乱,有的则明显看出砌筑呈同心圆形。二类是外缘垒砌出石圆圈或弧形石圈,里面平整或为隆起的土丘。此类祭坛数量最多。三类是整个祭坛为隆起的土丘,外围砌筑有方形的石墙。四类是整个祭坛由较大的自然石块围砌而成,中心立置一块长方形或三角形石块,石块的一面正中或偏下有一个圆窝。

(0)

相关推荐

  • 大城山

    ​大城山原名唐山,素有唐山古文化发祥地之誉.1955年春,人们陆续在大城山中发现古代文化遗存,获陶.石.骨.蚌.铜器568件,专家鉴定后,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被命名为"大城山 ...

  • 第四百三十篇    敖汉旗四家子红山文化“金字塔”遗址

    X 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发现一座距今5000多年前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位于四家子镇北约1公里处的山梁上,远看是一个梯形的小山包,近看是 ...

  • 第四百三十三篇  敖汉旗四棱山红山文化遗址

    X 四棱山遗址位于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村南的四棱山下,为一片起伏不平的沙丘,沙丘之间有较为平坦的低洼处,沙层较浅,黄沙被北风刮走后,地面暴露出大片黑灰色土层,红山文化遗址就分布在这层灰土中.遗址东 ...

  • 第四百三十七篇  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1

    大甸子遗址地处大凌河水系的上源,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乡大甸子村东1公里的二级台地上,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50米.东西最宽处约70米,总面积约l万平方米,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城内有居住房址和宫殿遗址 ...

  • 第四百三十八篇  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2

    (续)大甸子遗址出土玉器的种类有斧.钺.璧.环.玦.璜.管珠.筒形器及勾云形佩.鸟形饰.蝉形饰和璜形坠.弧形坠.条形坠.圆柱形坠.矩形坠等,以形体较小的随身佩饰为主.按照大甸子玉器所反映的群体特征及其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三十一)

    如果躺下20分钟内睡不着,可以起来做点事情,等有困意再谁.不要强睡,不然越想睡越焦虑越睡不着! 丹麦跨年夜,大家会到邻居家或朋友家门口狂砸盘子,砸破越多表示与对方的感情越好. 世界上最好的藏红花(被誉 ...

  • 认知世事(四百三十一)

    和富人比,我们能够知足就是幸福. 和病人比,我们身体健康就是幸福. 和死人比,我们依旧活着就是幸福. 人想要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

  • 第四百二十一篇  赵宝沟文化若干问题试探

    X [摘要]:赵宝沟文化是我国东北新石器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1986年正式定名.其文化遗址类型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距今7200到6500年左右.从聚落形态上来看,房址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 ...

  • 第四百二十三篇  敖汉旗北城子、兴隆沟之红山文化遗址

    从1998年5月27日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合作,对八十年代敖汉旗文物普查中发现的70余处兴隆洼文化遗址进行详查.考察后,他们带回了比被评为"八五"期间 ...

  • 第四百二十七篇  敖汉旗小山赵宝沟类型遗址

    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1.3公里,距前述的兴隆洼遗址西南约500米.小山遗存器物及纹饰特征鲜明,与新乐文化有些相似,文化性质单纯,应为赵宝沟类型.其东面约300米有红山文化的石砬山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