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 | 一切书籍的真正自由是在书架上某处

(0)

相关推荐

  • 最幸福的收藏家

    来源:周末画报 美国编辑与自由撰稿人汤姆·罗伯在他关于爱书人的名作<嗜书瘾君子>中写道:"可不是随随便便哪块料都够资格藏书.得饱腹诗书.机关算尽,还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除了具备 ...

  • 马军:晚清中国人所见的欧美汉籍收藏

    内容 提要 自马可·波罗时代起,西方开始了"发现东方"的历史.此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大批中国物品藉传教士.船员.商人等之手流入欧洲,其中亦不乏相当数量的汉籍.它们散见于英.法 ...

  • 【征文选登】王友明/唯有书籍好寄君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出书那点事儿"征文 王友明 半个世纪前,刚刚步入军营的我,在一个明亮的月夜,站立于月光下,为完成部队首长交给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 西东合集

    田延 译 在当今的戏剧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争焦点要比关于剧本的论争焦点更为明确.这关系到把乐池填平.这条深渊--它把演员和观众分离开,就像把死人和活人分离开一样:它的静默增强了戏剧中的神圣:它的鸣响渲 ...

  • 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历史论纲 | 西东合集

    张旭东 译 译按:这篇<历史哲学论纲>是本雅明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作于1940年初(本雅明于1940年9月26日服毒自杀),写作的一个直接引发事件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

  • 站在“机械复制”之“后”的思考 —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观念谈起

    原作者: 张 楚 翔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中国摄影界有关"摄影本体的特性"."摄影影像的真实性"以及"摄影的话语权"等热点问题的讨论.用70 ...

  • 瓦尔特·本雅明:明信片中的一生

    --本雅明逝世75周年纪念 伦敦<艺术报>整理 中译:王立秋 本文译自伦敦<艺术报>为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所整理刊发的文章,选自Verso出版社为纪念而发行的<瓦尔特· ...

  • 谈卡夫卡—本雅明

    本雅明致阿多诺:第19封信[圣·瑞莫(SAN REMO),1935年1月7日]亲爱的威森巴登(Wiesengrund)先生想着你现在应该返回了,我这就回复你12月17日的长信.令我不无惶恐的是,你的信 ...